成语拼音:shén jīng cuò luàn
成语解释:①指精神病。②谓精神和思虑迷糊不清,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冰心《寄小读者》:“一刹那烦我神经错乱的俯将下去,拿着手里的书轻轻的将他盖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精神失常
繁体字形:神經錯亂
英文翻译:take leave of one's senses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错:1.参差;错杂:交错。错落。这几块砖砌得不齐,错进去了一点儿。2.两个物体相对摩擦:上下牙错得很响。3.相对行动时避开而不碰上:错车。错过了机会。4.安排办事的时间使不冲突:这两个会不能同时开,得错一下。5.不正确:错字。这道题算错了。6.过错;错处:没错儿。出错儿。7.坏;差(用于否定式):这幅画儿画得不错。今年的收成错不了。8.在凹下去的文字、花纹中镶上或涂上金、银等:错金。9.打磨玉石的石头。10.打磨玉石:攻错。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神经错乱”这个词,乍一听像是医学名词,但放在成语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更多用来形容人言行反常、逻辑混乱的状态。比如有人开会时东拉西扯,把工作计划说成菜谱,同事可能会私下嘀咕:“他今天怎么跟神经错乱似的?”这里并非真的诊断疾病,而是用夸张手法表达“离谱”。
为什么这类成语能流传下来?仔细想想,生活中谁没遇到过“脑子突然卡壳”的情况?比如考试时把“静夜思”的作者答成牛顿,事后自己都哭笑不得。成语的妙处就在于,用简短几个字,把抽象的状态变得鲜活。就像“鸡同鸭讲”不真在说家禽,而是比喻沟通不在一个频道。
有人问:“用这种带贬义的词会不会冒犯别人?”关键在于语境。如果用“他做事总神经错乱”评价同事,确实伤人;但若说“我这记性最近神经错乱”,就成了幽默的自嘲。语言就像厨房的刀,用对场合才能切出美味,用错地方可能伤及无辜。
从个人观察看,这类成语之所以生动,是因为抓住了人类共通的“出糗”体验。就像上周邻居大爷把遥控器当手机揣兜里,急得满屋转,最后发现时自己拍腿大笑:“真是老糊涂了!”这种带着善意的调侃,反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如何在生活中用好这类表达?试着把“你神经病啊”换成“咱俩这会儿像对不上信号的收音机”。既传达了沟通不畅的事实,又保留了解决问题的余地。毕竟,比起指责,用比喻化解尴尬更能让对话继续流动。下次遇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不妨试试这招。
语言就像万花筒,转动角度就能看到不同色彩。那些看似“神经错乱”的表达,实则是生活馈赠的幽默碎片。当我们学会用它们照见自己的不完美,或许就能在纷乱世界里,多找到几分会心一笑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