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稃"字共有1个读音: [fū]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ㄈㄨ

笔画

总笔画:12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7A03

其它编码

五笔:tebg 仓颉:hdbnd 郑码:mfpy 四角:22947

笔顺编码

312343443521

笔顺笔画

ノ一丨ノ丶ノ丶丶ノフ丨一

笔顺名称

撇 横 竖 撇 点 撇 点 点 撇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稃的意思

稻、麦等植物的花外面包着的硬壳:内稃。外稃。

稃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ū ㄈㄨˉ

 ◎ 小麦等植物的花外面包着的硬壳:内稃。外稃。

德语 Schote (S)

稃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粰 fū

〈名〉

(1) 谷壳,粗糠 [husk]

拈粉团栾意,熬稃膈膊声。——范成大《上元纪吴下节物》

(2) 又如:麦稃

稃字的辞典解释

稃ㄈㄨfū名

谷壳。《广韵·平声·虞韵》:「稃,谷皮。」《水浒传·第二五回》:「我前日要籴些麦稃,一地里没籴处。」

禾本科植物子房基部的小鳞片,为花冠退化变形而成。

康熙字典解释

稃【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芳無切,音敷。《說文》𥢶也。《徐曰》稃卽米殻。草木之華房爲柎,麥之皮爲麩,音義皆同。《廣韻》穀皮也。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或作粰。亦作𥞂𥹃。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稃【卷七】【禾部】

𥢶也。从禾孚聲。𥹃,稃或从米付聲。芳無切

说文解字注

(稃)𥢶也。小徐本此篆與秠篆相屬。古本也。玉篇次苐正同。自淺人不知秠解而改竄之。乃又移易篆之次第矣。甫田箋曰。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古借孚爲稃。从禾。孚聲。芳無切。古音在三部。

(𥹃)稃或从米。付聲。

更新时间:2025-04-24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