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óng xiāng pì rǎng
成语解释: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成语出处: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窮鄉僻壤
英文翻译:remote villages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乡:1.农村。与“城”相对:上山下乡。城乡交流。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3.本地的:乡土。4.行政区划单位。在县之下。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僻:1.偏僻:僻巷。荒僻。僻处一隅。2.性情古怪,跟一般人合不来:怪僻。孤僻。3.不常见的(多指文字):生僻。冷僻。僻字(冷僻的字)。
壤:1.泥土;松软的土:土壤。沃壤。2.地:天壤之别。3.地区;地域:穷乡僻壤。接壤。
提到“穷乡僻壤”,很多人会联想到偏远、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比如:“他从小在穷乡僻壤长大,直到考上大学才第一次坐火车。”这个例子直观地展现了地理条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穷乡僻壤真的毫无价值吗?其实不然。比如纪录片导演深入穷乡僻壤拍摄传统手工艺,发现当地保存着千年古法造纸技术。这说明看似落后的地方,反而可能藏着未被现代文明侵蚀的文化瑰宝。
再来看现实案例。某科技公司在穷乡僻壤建数据中心,因为当地气候凉爽能省电费,荒山变成了“数字矿山”。这打破了“偏远地区=无发展机会”的刻板印象,反而凸显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有个有趣的现象:城市人总说想去穷乡僻壤“逃离喧嚣”,而当地人却渴望走出大山。比如小王在游记里写:“这个被游客称作世外桃源的山村,年轻人正在为4G信号不稳发愁。”这种认知差异恰好说明,同一个地方在不同视角下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
个人认为,“穷”和“富”不该只用经济指标衡量。我曾走访西南某寨子,那里物质条件简陋,但老阿嬷用山歌教小孩认字的场景,比很多城市的补习班更有生命力。这种文化传承的“富裕”,往往藏在现代人忽略的角落。
当我们在说“穷乡僻壤”时,本质上是在用单一标准做判断。就像沙漠里也能长出仙人掌,偏远地区的独特生态、文化基因,或许正是现代社会缺失的拼图。下次听到这个词,不妨多问一句:我们眼中的“穷”,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