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lù lán lǚ
成语解释:筚路:柴车;蓝褛: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成语出处:郑振铎《梁任公先生传》:“虽未必有精湛不磨的成功,然而他的筚路蓝褛,以开荒荆的功绩,则已不小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篳路藍藍
英文翻译:Blue jacket on the road
筚:篱笆;用荆条、树枝、竹子等编成的遮拦物:蓬门筚户。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蓝:1.像晴天天空那样的颜色。2.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提制染料。
褛:见〔褴褛〕
哎哟,筚路蓝缕这成语听着挺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讲“创业艰难”那点事儿。你想想啊,古人用破车(筚路)和烂衣裳(蓝缕)形容开荒拓土的辛苦,这不就跟现在年轻人白手起家搞事业一个道理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成语放今天还能用吗?不会过时了吧?”害,还真不过时!比如隔壁老王开奶茶店,前期自己刷墙、熬夜调试配方,这不就是现代版筚路蓝缕?说白了,时代在变,奋斗的内核可从来没变过。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为啥历史上那些大人物总爱提筚路蓝缕?你看啊,就像刘备当年卖草鞋起家,后来愣是混成了蜀汉老板——这故事能流传千年,还不是因为大伙儿都爱看“逆袭剧本”?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筚路蓝缕=必须吃苦”,我倒觉得这话只说对一半。就拿做短视频来说吧,有人觉得非得用老旧设备才算努力,其实关键得看有没有持续创新的思维。毕竟新时代的筚路蓝缕,早就不单指物质匮乏了,更多是拼脑洞、拼执行力。
最后咱唠点实在的。下次看见谁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别光说“加油”,不妨来句:“你这筚路蓝缕的架势,颇有老祖宗开疆拓土的风范啊!”信我,对方绝对觉得你夸人夸出了新高度。记住咯,好故事永远自带感染力,而筚路蓝缕恰恰是最好的奋斗注脚。
其实吧,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筚路蓝缕。重点从来不是条件多艰苦,而是那股子“就算给我块石头,也能凿出条路”的狠劲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