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ì lù lán lǚ

成语解释: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成语出处: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篳路襤襤

英文翻译: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筚路褴褛的意思

筚:篱笆;用荆条、树枝、竹子等编成的遮拦物:蓬门筚户。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褴:(衣服)破烂:衣衫褴。

褛:见〔褴褛〕

成语评论

哎呦,说起“筚路褴褛”这个成语,很多小伙伴可能第一反应是:“这词儿咋念来着?”(笑)其实它读作“bì lù lán lǚ”,意思是形容创业的艰辛,就像穿着破烂衣服、拉着柴车开辟道路一样。不过啊,我发现不少人会把它和“筚路蓝缕”搞混——这里划个重点,正确的写法是“筚路蓝缕”,“褴褛”其实是误传!但语言嘛,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习惯,咱们得尊重语言演变的规律。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开小吃店那会儿,真是筚路褴褛,每天凌晨三点揉面团,硬是把街角破棚子做成了网红店。” 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典型白手起家的画面吗?破棚子变网红店,这反差感绝了!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这成语只能用在创业场景吗?”嘿,问得好!其实不然。你看大学生备考的场景:“考研党们哪个不是筚路褴褛?图书馆抢座的疯狂程度,堪比春运抢票现场。” 说白了,任何从零开始的奋斗过程都能用,关键是要突出“艰难起步”这个核心。

不过话说回来,我总觉得现在人用这成语少了。是大家日子过得太舒坦了?还是更爱说“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种网络梗?要我说啊,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丢。下次看到00后创业直播,完全可以刷个弹幕:“老铁这筚路褴褛的架势,瑞思拜!”传统成语秒变新潮表达,这不香吗?

最后唠叨一句,成语用对了是文化,用错了变笑话。就像隔壁张叔总爱说“我当年可是蓝缕筚路过来的”,虽然语序颠倒了,但那份豪情倒是一点没打折。语言嘛,本来就是活的,咱们既要较真也要包容,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筚路褴褛的造句

  1. 造句 开创任何事业,总是要经过筚路褴褛,艰苦奋斗的过程。
  2. 造句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勤劳而勇敢的先民就在这里筚路褴褛,繁衍生息,留下了许多神奇的故事。
  3. 造句 李大矿住在自家祖坟里,筚路褴褛地当起了自家的矿长,而当初问路的民工秦志民成了李大矿窑的掘进队队长。
  4. 造句 便是由回亿雨发起,由他招揽人马,由他艰苦创立,而回兆电、回千风、回一铭、回万雷就是与他并肩作战、筚路褴褛创帮立业的大功臣。
  5. 造句 巴根台站在一块巨石上,大声回顾益都的创业史,向这些16、7岁的读书人讲述他们的父辈是如何筚路褴褛,披荆斩棘,拼死抗争,不知道多少人倒在了开拓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