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紖"字共有1个读音: [zhèn]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ㄓㄣˋ

笔画

总笔画:10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7D16

其它编码

五笔:xxhh 仓颉:vfnl 郑码:zyi 四角:22900

笔顺编码

5544445152

笔顺笔画

フフ丶丶丶丶フ一フ丨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点 点 点 点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竖

紖的意思

同“”。

紖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èn ㄓㄣˋ

 ◎ 同“”。

英语 a rope for leading cattle or horse

紖字的详细解释

紖字的辞典解释

纼ㄓㄣˋzhèn名

穿系牛鼻的绳子。《礼记·少仪》:「牛则执纼,马则执靮。」汉·郑玄·注:「纼,所以系制之者。」

康熙字典解释

紖【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直引切《集韻》丈忍切《正韻》直忍切,𠀤音朕。《說文》牛系也。《玉篇》索也。亦作絼、䊶。《禮·少儀》牛則執紖。《註》紖,所以繫制之者。

又《祭統》及迎牲,君執紖。《疏》紖,牛鼻繩。

又《集韻》以忍切,音引。義同。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紖【卷十三】【糸部】

牛系也。从糸引聲。讀若矤。直引切

说文解字注

(紖)牛系也。牛系、所以系牛者也。周禮封人作絼。鄭司農云。絼、箸牛鼻繩。所以牽牛者。今時謂之雉。與古者名同。後鄭云。絼字當以豸爲聲。按絼讀如豸。池爾切。漢人呼雉卽絼也。絼變作紖、而讀丈忍切。仍絼雉之雙聲。今人讀紖余忍切、則非也。少儀曰。牛則執紖。从糸。引聲。讀若矤。直引切。十二部。

更新时间:2025-04-24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