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ǐ yú kuài wǔ
成语解释: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出来后,韩信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恥與噲伍
英文翻译:be
耻:1.羞愧;羞愧的事:可耻。奇耻大辱。2.认为羞辱:不耻下问。
与:[yǔ]1.给:赠与。与人方便。信件已交与本人。2.交往:相与。与国(友邦)。3.赞许;赞助:与人为善。4.等待:岁不我与(时光不等人)。5.姓。6.跟;向:与虎谋皮。与困难作斗争。7.和: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yù]参与:与会。[yú]同“欤”。
哙:咽下去。
伍:1.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在泛指军队:队伍。入伍。行伍。2.同伙的人:羞与为伍。3.“五”的大写。见〖数字〗。4.姓。
哎呦,这个“耻与哙伍”的成语有点意思哈!咱们先举个栗子:比如老张在单位里发现同事小王经常偷拿公司文具,私下吐槽说:“跟这种手脚不干净的人共事,真是耻与哙伍!”你品,你细品,这里头藏着啥核心问题?
好家伙,咱得先搞明白这成语的来历。它原本出自《史记》里韩信嫌弃樊哙的故事,对吧?但问题来了——现在用这词儿,到底是在嫌弃别人的啥特质?是品德问题还是身份差异?举个反例你就懂:要是有人因为外卖小哥职业普通就不愿同桌吃饭,那可不叫“耻与哙伍”,这叫赤裸裸的歧视嘛!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个现代版案例。前两天听朋友说,他们创业团队有个技术大牛死活不愿跟爱吹牛的销售主管合作,直接甩了句:“让我跟这种满嘴跑火车的人搭档,简直耻与哙伍!”你看,这就把成语用对地方了,核心还是指向对方的品行问题。
不过说实在的,现在社会讲究个求同存异。我个人觉得啊,用这个成语得把握好分寸。要是因为点鸡毛蒜皮的小毛病就拒绝合作,那可就变成矫情了。就像我表弟,上次因为室友不爱刷碗就说“耻与哙伍”,结果被全宿舍怼得不敢吱声,你说这多尴尬!
最后提个醒儿,用这类成语最怕双标。比如有些老板自己上班摸鱼,却对员工说“跟混日子的人共事实在耻与哙伍”,这不就成了大型打脸现场?所以说到底,关键还是得先照照镜子,别让成语成了伤人的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