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ōng míng zhì huì
成语解释: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熟于经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的智力过人
繁体字形:聰明智慧
英文翻译:very intelligent
聪:1.听觉;听觉灵敏:失聪。耳聪目明。2.聪明:聪慧。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智: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慧:1.聪明:智慧。聪慧。慧心。2.姓。
哎,你说这“聪明智慧”到底是啥概念啊?说白了,不就是脑子转得快、会来事儿嘛!不过老祖宗留下的成语里可藏着不少门道。比如“大智若愚”,乍一听像在夸人傻,实际上夸的是深藏不露的机灵劲儿。就像老张头在单位从不出风头,关键时刻却能拿出让全组过关的方案,这不就是典型的大智若愚?
等等,那“举一反三”算不算聪明智慧的表现?必须算啊!你瞧隔壁老王家的闺女,老师刚教了勾股定理,她就能用这方法量出自个儿房间对角线长度。这种触类旁通的本事,可不就是古人说的“闻一知十”?要我说啊,现在学校里就该多培养这种活学活用的能力。
不过说到真功夫,还得提“运筹帷幄”这个成语。你品,你细品,这说的不就是那种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明白的能耐吗?就像咱们小区物业新来的主任,三下五除二就把停车纠纷理顺了。要我说啊,真正的聪明人不是能解决眼前问题,而是能把隐患都提前盘算清楚。
有朋友可能要问:聪明智慧是天生的还是能练出来的?依我看啊,七分靠打拼,三分靠悟性。就拿“庖丁解牛”这个典故来说,屠夫能把宰牛干成行为艺术,靠的是经年累月的实践积累。所以说啊,别总想着走捷径,踏实积累才是硬道理。
话说回来,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聪明智慧早就不只是书本知识了。你看那些能把碎片信息串成金链子的年轻人,不正是新时代的“见微知著”吗?不过咱也得留个心眼,别被表象迷惑,得像“明察秋毫”那样保持清醒判断力。记住喽,真正的智慧从来都不是耍小聪明。
最后唠叨一句,这些成语可不是老古董。就拿“因地制宜”来说,用在职场里不就是量体裁衣的工作方法嘛!所以说啊,传统智慧就像陈年老酒,换个瓶子装照样香得很。关键看咱们能不能活学活用,把古人的机灵劲儿化成今人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