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聵"字共有1个读音: [kuì]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ㄎㄨㄟˋ

笔画

总笔画:18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8075

其它编码

五笔:bkhm 仓颉:sjlmc 郑码:ceal 四角:15486

笔顺编码

122111251212511134

笔顺笔画

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横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点

聵的意思

同“”。

聵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ì ㄎㄨㄟˋ

 ◎ 同“”。

英语 deaf

德语 schwerhörig, taub

法语 sourd

聵字的详细解释

聵字的辞典解释

聩ㄎㄨㄟˋkuì 形

耳聋、听不见。宋·范成大〈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诗:「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糊涂不明事理。如:「昏聩」。唐·皮日休〈耳箴〉:「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耳朵听不见的人。如:「振聋发聩」。《国语·晋语四》:「嚚瘖不可使言,聋聩不可使听。」

康熙字典解释

聵【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五怪切《韻會》魚怪切,𠀤音𩕕。《說文》聾也。《晉語》聾聵,不可使𦗟。《註》生而聾曰聵。《類篇》或作𦖥。亦作𦗿。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聵【卷十二】【耳部】

聾也。从耳貴聲。𦖥,聵或从㕟。五怪切〖注〗臣鉉等曰:當从𦳋省,義見𦳋字注。

说文解字注

(聵)聾也。國語曰。聾聵不可使聽。韋云。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从耳。𧷈聲。五怪切。十五部。

(𦖥)聵或从㕟。許書㕟聲之字三。而逸㕟篆。

(𦘄)或从𧱏作。?應改䇂省。說見豕部。

更新时间:2025-04-24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