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ì wú jì dàn
成语解释: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肆無忌憚
英文翻译:act recklessly and care for nobody
肆:1.任意而行,不顾一切:肆无忌惮。肆行无忌。2.铺子;商店:市肆。酒肆。3.数目“四”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忌:1.忌妒:忌刻。猜忌。2.怕:顾忌。忌惮。3.认为不适宜而避免:忌嘴。忌生冷。4.戒除:忌烟。忌酒。
惮:[dàn]1.怕,畏惧:忌惮。惮服。肆无忌惮。过则不惮改。2.劳苦,因劳成疾:哀我惮人。[dá]震赫,撼动:惮赫(声势浩大)。
“肆无忌惮”这个词,乍一听挺吓人,但生活中其实处处能见到它的影子。比如有人开车时横冲直撞,连红灯都不放在眼里;或者同事开会时突然打断别人发言,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性子直”。这些行为背后,都藏着一种“我想怎样就怎样”的任性。
为什么有人会肆无忌惮? 举个真实案例:小区里有个邻居总把垃圾堆在楼道,物业提醒多次也没用。后来才知道,他觉得自己住顶楼没人管得着,再加上以前从没被罚款,胆子就越来越肥。这说明“没吃过亏”和“觉得没人能治我”是这类行为的温床。
不过换个角度看,肆无忌惮也不全是坏事。比如科学家做实验时,如果总担心失败而束手束脚,可能永远突破不了技术瓶颈。但这种“大胆”和前面说的任性有本质区别——前者有明确目标且考虑后果,后者纯粹是自私自利。
怎么区分大胆创新和任性妄为? 关键看两点:一是行为是否伤害他人利益,二是是否有承担后果的准备。就像网红直播时为了流量做出危险动作,结果导致公共设施损坏,这就属于典型的肆无忌惮;而创业者抵押房子搞研发,虽然风险大,但人家早就做好了最坏打算。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做自己”,这本是好事,但有些人把这句话当成了免罪金牌。上个月看到个新闻,有人在地铁上脱鞋晾脚,被劝阻时居然说“这是我的自由”。自由和责任的平衡,永远是文明社会的必修课。
面对身边肆无忌惮的人,硬碰硬未必管用。有次朋友的公司空降了个爱抢功劳的主管,同事们在周报里特意用加粗字体标注每个人的具体贡献,后来这主管反而收敛了。你看,有时候用规则代替对抗,效果可能更持久。
最后想说,我们多少都有过“想放肆一下”的念头,比如熬夜追剧到凌晨,或者对讨厌的人翻个白眼。只要这些行为不越界、不伤人,偶尔的小任性反而让生活更真实。怕的是把放纵当成习惯,最后活成自己都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