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胐"字共有2个读音: [fěi] [kū]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ㄈㄟˇ|ㄎㄨ

笔画

总笔画:9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80D0

其它编码

五笔:ebmh|mubm 仓颉:buu 郑码:qzzi 四角:72272

笔顺编码

354152252

笔顺笔画

ノフ丶一フ丨丨フ丨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点 提 竖折/竖弯 竖 竖 竖折/竖弯 竖

胐的意思

[fěi]

1.新月开始有亮光:“三月,惟丙午胐。”

2.天刚发亮:“(日)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胐明。”

3.农历初三的代称:“三日曰胐。”

[kū]

1.屁股。

2.胯骨。

3.脚弯曲。

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ěi ㄈㄟˇ

新月开始有亮光:“三月,惟丙午胐。”天刚发亮:“(日)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胐明。”农历初三的代称:“三日曰胐。”

其它字义


kū ㄎㄨˉ

屁股。胯骨。脚弯曲。

胐字的详细解释

胐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胐【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苦骨切,音窟。胐臀。《正字通》按俗謂髀之近竅者爲髀窟。《博雅》胐,腳也。《釋文》篤骨反。

又《集韻》張滑切,音窡。厀疾。

更新时间:2025-04-25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