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ǐ
拼音 [jǔ kuǐ]
注音 ㄐㄩˇ ㄎㄨㄟˇ
繁体 举跬
是否常用

舉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舉跬jǔ kuǐ

    基本解释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后因以"举跬"谓进行持续的具体努力。

    辞典解释

网络解释

  1. 举跬

    字音

    jǔ kuǐ

    字义

    跬(kuǐ):半步,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

    出处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后因以"举跬"谓进行持续的具体努力。

    全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意义

    全句的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

    词性

    中性词

舉跬的单字解释

  • 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 古称一举足(一脚向前迈出后着地)的距离为跬,两举足的距离为步:千里之行,始于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