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ē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ē gǔ yǎn

成语解释:比喻关键的环节或时机

成语出处:王朔《永失我爱》:“别起什么邪念,起也没用,都到这节骨眼了,满意不满意符不符合你那什么梦想也由不得你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節骨眼

英文翻译:Arthrodesis

节骨眼的意思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成语评论

生活中总有些时刻让人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比如明天就要交年终报告,今晚却发现数据对不上;孩子马上进考场,复习资料却落在家里。这些让人坐立不安的节点,咱们常形容是"到了节骨眼上"。

有人问:"'节骨眼'和普通的关键时刻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个词自带画面感,就像手指关节处的骨节,既是支撑点又是易受伤处。上周朋友公司竞标,演示前十分钟投影仪罢工,这种突发状况叠加重要节点,才是真正的"节骨眼"。

记得刚创业那会儿,我们在产品发布会前三天发现包装盒尺寸错误。当时所有同事自动进入"战时状态",有人联系印刷厂连夜改版,有人计算物流最短路径,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集体协作,反而激发出团队最大潜能。这让我意识到,节骨眼既是风险点,也是突破瓶颈的绝佳契机。

"遇到节骨眼该怎么办?" 菜市场王阿姨有套朴素哲学:她每天凌晨三点进货,台风天照样准时到岗。"该来的躲不掉,把秤杆擦亮点,菜码整齐些,老主顾自然认你这口。" 这种在紧要关头专注可控因素的心态,或许比焦虑更有建设性。

现代人常被各种截止日期追着跑,但有意思的是,医院急诊科医生处理突发抢救时,语速反而会放慢半拍。他们有个工作秘诀:遇到重大情况先做三次深呼吸,这个简单动作能让大脑供氧量增加15%。这提醒我们,越是在节骨眼上,越需要保持决策系统的清醒。

最近注意到个现象:年轻人开始用"卡点"替代"节骨眼",说"方案卡点在客户反馈环节"。语言变迁背后是社会节奏的变化,当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其实处处都可能变成新式节骨眼。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我们比前辈们掌握了更多应对工具,从项目管理软件到应急预案模板,关键是如何化被动为主动。

老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但好舵手都知道要提前调整帆向。上周社区防汛,李叔带着大伙儿在暴雨前夜疏通完所有排水沟。第二天看着别处积水,我们这条街的商铺照常营业。所谓未雨绸缪,就是在风平浪静时做好迎接节骨眼的准备。

站在地铁换乘通道观察很有意思:有人盯着手表横冲直撞,有人从容规划换乘路线。生活给的节骨眼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选择用冲刺跑还是跳探戈的姿态经过。就像那个带着孩子赶火车却蹲下来系鞋带的母亲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鞋带散了更耽误事。"

节骨眼的造句

  1. 造句 事情一到节骨眼上,他就像块豆腐,硬不了。
  2. 造句 他这个人就爱故弄玄虚,话说到节骨眼儿上就不往下说了。
  3. 造句 大功告成了,他倒捏着把汗了,他就怕克理甘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钻出舱来。
  4. 造句 在节骨眼上,他釜底抽薪撤走了资金,造成工程停工。
  5. 造句 她也想不到拙嘴笨舌的东方汉阳,在这样节骨眼的时刻,居然也有一套完整的生活哲理。
  6. 造句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昆西回来了。
  7. 造句 鲍勃真是个*蛋,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打瞌睡.
  8. 造句 故事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开始的.
  9. 造句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援军赶到了.
  10. 造句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索厄伯里回来了.

"节骨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