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拼音 [lú shēng]
注音 ㄌㄨˊ ㄕㄥ
繁体 蘆笙
是否常用

芦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芦笙lú shēng

    基本解释

    我国苗、侗、水、彝、仡佬、拉祜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辞典解释

    芦笙  lú shēng  ㄌㄨˊ ㄕㄥ  

    乐器名。流行于我国苗、傜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将若干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笙斗中制成。每管根部均装有簧片,靠吹奏时振动簧片发音。芦笙可分单管、双管、五管、六管等,以六管最常见。过去多于舞蹈和歌唱时做伴奏之用,现在也用来独奏。

网络解释

  1. 芦笙 (簧管乐器)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的单字解释

  • 1.芦苇:芦花。芦根。芦席。2.姓。
  • 簧管乐器。殷周时已流行。一般有十七根长短簧管(其中三根不发音)插于铜斗中,奏时手按指孔,利用吹吸气流振动簧片发音。能奏和音。现经改革,有二十二至三十二簧笙及加键笙等。多用于伴奏、合奏或独奏。

【芦笙】的常见问题

  1. 1. 如今芦笙传情的形式与三千年前近似.

  2. 2. 苗族的芦笙舞技艺性强,讲究吹奏的曲调要多,技艺更求精湛.

  3. 3.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4. 4. 当地群众踊跃参加芦笙节活动,展现出一幅独具风情的苗寨山乡画卷。

  5. 5. 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6. 6. 主要活动有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等.

  7. 7. 拉祜族节日跳芦笙舞,澜沧县还过“葫芦节”.

  8. 8. 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

  9. 9. 2月18日,丹寨县南皋乡的苗族姑娘在跳芦笙舞,欢度一年一度的苗族“望会”节。

  10. 10. 芦笙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