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máo yǐn xuè
成语解释:茹:音如;吃。用来描写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野蛮的生活
繁体字形:茹毛飲血
英文翻译:eat animal flesh raw and drink its blood
茹:1.吃:茹素。含辛茹苦。2.姓。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饮:[yǐn]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饮。饮料。饮食。饮水思源。2.可以喝的东西:冷饮。3.饮子:香苏饮。4.中医指稀痰。5.心里存着;含着:饮恨。[yìn]给牲畜水喝:饮牲口。马饮过了。
血:[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茹毛饮血”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其实它描述的是远古人类的生活状态——吃带毛的生肉,喝动物的血。比如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吃牛排要配红酒,和祖先的‘茹毛饮血’比起来,人类真是进步太多了!”这种对比既幽默又点出了文明发展的轨迹。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原始人吗?”不完全对。比如描述一个企业初期粗放的发展模式,可以说:“公司刚成立时毫无章法,简直像‘茹毛饮血’般的野蛮生长。”这里把原始生存状态投射到现代商业场景,反而让抽象概念变得鲜活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为贬义词。其实它更像中性的历史见证。就像考古学家说的:“通过研究‘茹毛饮血’时期,我们发现祖先在极端环境下展现的生存智慧,为后来的文明奠定了基础。”这种视角转换,让成语焕发出新的理解维度。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反差萌”。当我们用“茹毛饮血”调侃朋友狼吞虎咽吃烤肉的样子,既保留了词语的历史厚重感,又赋予了生活化的幽默意味。语言就像活化石,每个时代都能刻上新的理解纹路。
下次听到这个成语时,不妨想想:我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是否也丢失了某些原始但珍贵的品质?比如对自然的敬畏,或者简单生存的快乐?这种思考或许就是成语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它不仅是过去的镜子,更是照见当下的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