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成语解释: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成语出处:《晋书 文苑传 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思乡辞官
繁体字形:蒓羹鱸膾
英文翻译:homesick
莼:多年生水草,叶子椭圆形,浮在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黏液,花暗红色。嫩叶可以吃。
羹:用蒸、煮等方法烹制的糊状或带浓汁的食品:鸡蛋羹。
鲈:鲈鱼,体侧扁,上部青灰色,下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鳍有黑斑,口大,下颌突出。性凶猛,吃鱼虾等。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
脍:1.切得很细的鱼或肉。2.把鱼、肉切成薄片:脍鲤。
嘿,你听说过“莼羹鲈脍”这个成语吗?它出自《晋书·张翰传》,讲的是西晋张翰因为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直接辞官回乡的故事。比如有人问:“老王最近怎么突然辞职回老家了?”你就可以回:“害,他这是莼羹鲈脍的现代版啊!说是想回去陪父母种菜钓鱼呢。”
等等,这成语是不是只用来形容思乡情结?哎,其实不然!比如小李明明在大城市混得风生水起,却总念叨着老家的小吃摊。同事开玩笑说:“你这天天念叨炸酱面的样子,活脱脱当代莼羹鲈脍代言人嘛!”你看,现在还能用来调侃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吃货呢。
那现代人真的会为了口吃的辞职吗?您别说,还真有!我有个发小去年辞了程序员工作,回老家开了间私房菜馆。他说:“每天996盯着代码,还不如守着灶台研究红烧肉呢。”这不就是新时代的莼羹鲈脍精神吗?不过人家现在成了网红店主,日子过得比上班时还红火。
说到这儿,您可能会想:这种选择是不是太任性了?要我说啊,人生就像吃火锅,有人爱麻辣锅底,有人就喜欢清汤。就像去年我自驾游到江南,看到不少民宿老板都是都市白领转型的。有位大姐说得特实在:“前半辈子给老板打工,后半辈子想给自己当回主厨。”这种活法,未尝不是种智慧呢。
说到底,“莼羹鲈脍”给咱们的启示挺实在的——别光顾着往前冲,偶尔也得听听心里的咕噜声。就像我周末总爱去菜市场转悠,看着水灵灵的时蔬鲜鱼,突然就理解张翰当年的选择了。毕竟生活这桌菜,总要自己吃着顺口才算数,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