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ài hòu zhǐ] |
注音 | ㄘㄞˋ ㄏㄡˋ ㄓˇ |
繁体 | 蔡侯纸 |
是否常用 | 否 |
蔡侯纸 cài hóu zhǐ ㄘㄞˋ ㄏㄡˊ ㄓˇ
东汉蔡伦所发明的纸。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蔡伦传》:「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至东晋末期,纸的使用已经完全普及,并逐渐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