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ài
xiāng
拼音 [cài xiāng]
注音 ㄘㄞˋ ㄒㄧㄤ
是否常用

蔡襄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蔡襄cài xiāng

    基本解释

    蔡襄的意思

    蔡襄  cài xiāng  ㄘㄞˋ ㄒㄧㄤ  

    人名。(西元1012~1067)​字君谟,宋仙游人。性忠鲠,累官知谏院,正色谠言,无所回挠,后以阁学历知福州、泉州、杭州,倡经术,有政声。其诗文入妙,书法尤冠绝一时,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蔡忠惠集》等。卒谥忠惠。

    英语 Cai Xiang (1012-1067)​, Song calligrapher

    德语 Cai Xiang (Eig, Pers, 1012 - 1067)​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概述内图片来源:清人绘蔡襄画像

    辞典解释

    蔡襄  cài xiāng  ㄘㄞˋ ㄒㄧㄤ  

    人名。(西元1012~1067)​字君谟,宋仙游人。性忠鲠,累官知谏院,正色谠言,无所回挠,后以阁学历知福州、泉州、杭州,倡经术,有政声。其诗文入妙,书法尤冠绝一时,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蔡忠惠集》等。卒谥忠惠。

    英语 Cai Xiang (1012-1067)​, Song calligrapher

    德语 Cai Xiang (Eig, Pers, 1012 - 1067)​

网络解释

  1.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概述内图片来源:清人绘蔡襄画像

蔡襄的单字解释

【蔡襄】的常见问题

  1. 1. 第二部分分析蔡襄诗歌的主要内容。

  2. 2. “夙夜悉心,惟民实忧”是蔡襄对自己作为知州的职责之理解和认识,并且付诸实践之中。

  3. 3. 此帖,是蔡襄作诗上呈宋仁宗之作。在诗前是蔡襄向仁说进呈这首诗的原因。

  4. 4. 第一部分介绍蔡襄的生平与交游。

  5. 5. 蔡襄出身农家,从小熟悉乡村生活风情,对农民的冷暖苦乐有着深切的体会。

  6. 6. 蔡襄与蔡京是中国书法史上两个具有比较典型反照意义的人物,两人都有很高的书法造诣。

  7. 7. 这一伟大的桥梁工程是在北宋著名学者和官员蔡襄的主持下完成的。

  8. 8. 北宋书画家米芾,将蔡襄、沈辽、黄庭坚、苏轼以及自己的书法分别称为“勒字”“排字”“描字”“画字”“刷字”。

  9. 9. 洛阳桥建成后,蔡襄亲自撰写《万安渡石桥记》,刻碑立在左岸。

  10. 10. 当了京官后的蔡襄牢记母亲训辞,要实现当初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