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uì huà biàn zhì
成语解释:蜕化:虫类脱皮变化。比喻人堕落变坏。
成语出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13章:“最后还说我是什么蜕化变质分子,被糖衣炮弹击中的分子,把我一脚踢出门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蜕化變質
英文翻译:degenerate
蜕:1.蛇、蝉等脱皮:蜕化。2.蛇、蝉等脱下的皮:蛇蜕。蝉蜕。3.鸟换毛(脱毛重长):旧毛还没蜕完,就开始长新毛了。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质: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质。变质。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3.质料,构成事物的材料:铁质。流质。4.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优质钢。按质论价。保质保量。5.朴实:质朴。6.询问;责问:质疑。质问。7.抵押;抵押品:质押。人质。8.古又同“贽”。9.古又同“锧”。
“蜕化变质”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一块水果从新鲜到腐烂的过程。但放在人身上呢?比如原本勤奋的创业者,后来沉迷享乐,把公司搞垮了——这就是典型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有人问:为什么好端端的东西会变质?其实就像腌菜放久了会变酸,核心问题在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某位网红餐厅刚开业时食材讲究,后来为省成本用冷冻肉,口碑一落千丈。这种变化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像温水煮青蛙般逐渐积累。
再看“画虎类犬”的案例。某科技公司最初以创新闻名,后来管理层为了快速上市,开始抄袭竞品功能,结果产品失去特色,用户大量流失。这让我想到:追求短期利益就像给气球疯狂打气,终究会爆炸。
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蜕化变质都始于“包装替代本质”。就像某些直播带货的主播,从认真选品变成收钱就夸,粉丝信任崩塌时还反问:“大家不都这样吗?”这种自我合理化的过程,恰似给变质食物喷空气清新剂。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有个悖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害怕停滞,却更容易陷入虚假繁荣。就像用十层滤镜修饰照片,表面光鲜却失了真实。保持清醒的关键,或许在于定期做“灵魂体检”——问问自己:此刻的忙碌,是离目标更近还是更远?
最后看“沐猴而冠”的现代版。某公益组织创始人最初怀着济世情怀,后来忙着和政府官员合影、参加颁奖典礼,真正帮助的对象反而被忽视。这提醒我们:当形式大于内容时,就像给稻草人穿西装,终究立不住。
行走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与其担心变质,不如建立自己的“防腐系统”。可以是每日十分钟的独立思考,或是定期与初心对话。毕竟真正的保鲜秘诀,从来不是真空包装,而是持续注入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