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àn yú lì nuò
成语解释:谓使谄谀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成语出处:宋·岳珂《桯史·陈了翁始末》:“前书《尊尧集表》,盖与此互见始末,詟谀立懦,不厌屡书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詟諛立懦
英文翻译:Flattery and cowardice
詟:惧怕:詟服(慑服)。詟惧(恐惧)。
谀:谄媚;奉承:阿(ē)谀。谀辞。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懦:胆小;软弱:怯懦。懦夫。
看到"詟谀立懦"这个成语时,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究竟想表达什么?其实这个成语可以拆解来看——"詟"是震慑的意思,"谀"指奉承话,"立懦"则是让懦弱的人振作。合起来讲,就是通过威慑与褒奖并用的方式激励怯懦者。
举个职场中的例子:新入职的小王总不敢主动发言。部门经理发现后,先严肃指出"沉默会影响团队协作",又肯定他方案中的创意点。这种恩威并施的引导,恰好体现了詟谀立懦的智慧。
可能有人会问:这和普通的奖惩机制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立懦"的目标导向。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练兵时,既用军法震慑逃兵,又用集体荣誉激励士卒,最终将农民训练成铁血之师。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艺术,正是詟谀立懦的典型应用。
在家庭教育中,这个原则同样适用。比如孩子考试失利时,严厉指出粗心问题,同时强调"你上次进步的经验值得保持"。笔者观察发现,单纯批评容易打击自信,纯粹夸奖又可能掩盖问题,平衡之道或许就在这个成语的智慧里。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更强调正向激励。某科技公司推行"建设性反馈"制度,要求管理者必须为每条批评建议配套三个具体改进方案。这种改良版的詟谀立懦,既保持督促效果,又避免过度施压,或许更适应当代人的心理需求。
说到底,任何激励方式都需要因地制宜。就像培育绿植,既不能缺少修枝的剪刀,也不能没有滋润的清水。找到威慑与鼓励的黄金分割点,怯懦者才能真正获得站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