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o dé chāo qín
成语解释:显着的德行和功劳。
成语出处:唐·韩愈《刘统军碑》:“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較惪焯勤
英文翻译:Compared with de zhuoqin
较:1.比较(高低大小等):较量。较劲儿。2.用于比较性状、程度: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加。3.表示具有一定程度: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4.计较:锱铢必较。5.明显:彰明较著。二者较然不同。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焯:[chāo]把蔬菜放在开水里略微一煮就拿出来:焯菠菜。[zhuō]明显;明白。
勤:1.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跟“懒、惰”相对):手勤。勤学苦练。人勤地不懒。2.次数多;经常:勤洗澡。夏季雨水勤。他来得最勤,差不多天天来。3.勤务:内勤。外勤。4.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班的工作或劳动:出勤。缺勤。考勤。执勤。空勤。地勤。5.姓。
你是否听说过“较德焯勤”这个成语?它由“较德”和“焯勤”两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比较德行,彰显勤勉”,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既重视内在品德,又能通过行动展现努力。比如有人评价同事:“小李不仅工作高效,还主动帮新人适应环境,真是较德焯勤的典范。”这里既夸赞了能力,也强调了人品的重要性。
问题来了:为什么“较德焯勤”在现代社会依然有意义?答案藏在它的双重属性里。德行的积累像树的根系,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勤勉的表现则像枝叶,直观展现成长状态。就像健身既要科学饮食(德),也要坚持训练(勤),两者缺一不可。
有个真实案例或许能说明这点。某科技公司曾提拔两位主管候选人:A擅长技术攻关但团队配合差,B专业稍逊但凝聚力强。最终董事会选择了B,理由是“短期项目靠能力,长期发展看格局”。这个决定正体现了“较德焯勤”的权衡——当专业水平接近时,品德就成了决胜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理解误区。有人误以为“德”必须完美无缺,其实就像青铜器需要时光包浆,品德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我曾见过创业者前期过分计较利润分配,后来在团队危机中学会共享成果,这种动态进步同样值得肯定。
观察职场生态会发现,真正走得稳的人往往在两方面下功夫。他们既保持专业精进,像程序员持续学习新技术;也注重软实力培养,比如用同理心处理同事关系。这种平衡不是刻意表演,而是把价值观融入日常选择,就像好茶回甘,效果会自然显现。
或许有人觉得强调品德是老生常谈,但数据显示,超过70%的企业在晋升决策中会评估价值观匹配度。这提醒我们:在智能工具替代重复劳动的今天,属于人的温度与原则反而成为核心竞争力。就像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交通规则,社会发展也需要道德准绳来护航。
下次看到有人默默整理共享文档,或者主动承担边缘工作,不妨多留意这些细节。这些行为看似微小,实则是“较德焯勤”的生动注脚。毕竟,真正的品格从不张扬,却能在时光流转中沉淀出独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