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字共有1个读音: [yún]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ㄩㄣˊ

笔画

总笔画:12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9116

其它编码

五笔:kmbh 仓颉:rcnl 郑码:jly 四角:67827

笔顺编码

251251113452

笔顺笔画

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ノ丶フ丨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点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鄖的意思

同“”。

鄖字的基本解释

yún ㄩㄣˊ


古國名,在今中國湖北省安陸縣。 古地名,在今中國江蘇省如臬縣。 姓。

英语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

法语 (nom de lieu)​

鄖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鄖 Yún

〈名〉

(1) 古國名 [Yun state]

鄖,漢南之國也。——《說文》

(2) 在今湖北省安陸縣。春秋時爲楚所滅

(3) 古地名 [Yun city]

(4) 春秋衛地。故城在今江蘇省如皋縣

(5) 春秋吳地,在今江蘇省如皋縣東

鄖字的辞典解释

鄖ㄩㄣˊyún 名

國名。春秋時被楚所滅,故址在今湖北省安陸縣。

地名。春秋時吳國邑地。故址在江蘇省如皋縣南。

康熙字典解释

鄖【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韻會》《正韻》𠀤于分切,音云。國名。《說文》漢南之國。《左傳·桓十一年》鄖人軍于蒲騷。《註》鄖國,在江夏雲社縣東南有鄖城。

又衞地。《左傳·哀十一年》衞太叔疾死,𣩵于鄖。

又姓。或省作䢵。詳前䢵字註。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鄖【卷六】【邑部】

漢南之國。从邑員聲。漢中有鄖關。羽文切

说文解字注

(鄖)漢南之國。左傳桓十一年。鄖人軍於蒲騷。宣四年。若敖娶於鄖。字或作䢵。杜曰。鄖國在江夏雲杜縣東南有鄖城。按二志江夏皆有雲杜。今湖北德安府府城卽故鄖都也。漢水自西北而東南。德安在漢水北而云漢南者。漢之下游地勢處南也。春秋時楚滅鄖。故有鄖公辛。从邑。員聲。羽文切。十三部。漢中有鄖關。地理志曰。漢中郡長利有鄖關。史記貨殖傳曰。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按武關在今河南內鄉縣西百七十里。鄖關在今湖北鄖陽府西。張守節注貨殖傳曰。鄖關當爲洵關。在金州洵陽縣。玉裁按。葢卽今鄖陽府舊上津縣。唐室亂時用通貢道者。東南通今鄖陽府。西通今陜西興安府洵陽縣。謂酈商傳之旬關卽鄖關可也。其關隘延長。不當謂兩地。鄖關去鄖國甚遠。其字同耳。故別言之。

鄖字组词

更新时间:2025-04-24 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