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n
tǐng
拼音 [yín tǐng]
注音 ㄧㄣˊ ㄊㄧㄥˇ
繁体 银铤
是否常用

銀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銀鋌yín tǐng

    基本解释

    犹银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

    辞典解释

网络解释

  1. 银铤

    自唐以来,银铤作为古代的流通货币,被国家储备、民间窖藏,甚至作为上贡、进奉的礼品,大多錾有铭文、标记。到了宋代,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渐次演变为国家和地方税收特种货币,民间

    古代银铤主要出现在唐、宋、金时期,因其形状类似猪的肾脏,地方百姓俗称“猪腰银”。常见形状有圆首束腰、平首束腰和弧首束腰。元、明以后的类似银块,称为银锭、元宝。

銀鋌的单字解释

  • [tǐng]疾走貌。[dìng]1.未經加工成器的銅、鐵。2.熔鑄成條塊等固定形狀的金屬。3.量詞。常用以計塊狀物。4.錠子。紡紗機上用來把纖維捻成紗並把紗繞在筒管上成一定形狀的部件。5.同“”。箭頭後部插入箭杆的部分。也指劍身後部連接劍柄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