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
zhǐ
拼音 [zhēn zhǐ]
注音 ㄓㄣ ㄓˇ
繁体 針黹
是否常用

针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针黹zhēn zhǐ

    基本解释

    缝纫、刺绣等针线活:针黹女工,诗书琴画,样样都能。

    辞典解释

    针黹  zhēn zhǐ  ㄓㄣ ㄓˇ  

    缝纫、刺绣等工作。《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自小学了些手工针黹,因来到这南京大邦去处,借此糊口。」《红楼梦.第五二回》:「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紫鹃倒坐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也作「针指」。

网络解释

  1. 针黹

    针黹,拼音zhēn zhǐ,是指缝纫、刺绣等针线工作。

针黹的单字解释

  • 1.缝衣物用的工具,细长而小,一头尖锐,一头有孔或钩,可以引线,多用金属制成:绣花针。缝纫机针。2.细长像针的东西:松针。指南针。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3.针剂:防疫针。打针。4.中医刺穴位用的特制的金属针:银针。毫针。5.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针灸。6.姓。
  • 做针线;刺绣:针黹。

【针黹】的常见问题

  1. 1. 透过传统针黹、刺绣和水墨画,文凤仪确定自身及其艺术工作。

  2. 2. 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

  3. 3. 琴棋书画、诗书礼乐、针黹刺绣,无一不学。

  4. 4. 顾绮年本是典型的古代闺秀,自小学习诗书礼仪、针黹女红,深谙女则女训之礼规。

  5. 5. 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