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
shǐ
使
拼音 [yí zhǐ qì shǐ]
注音 ㄧˊ ㄓˇ ㄑㄧˋ ㄕˇ
繁体 颐指气使
是否常用

頤指氣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頤指氣使yí zhǐ qì shǐ

    基本解释

    颐指气使 yízhǐ-qìshǐ

    [order people about by gesture; be insufferably arrogent] 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者指挥别人的傲慢神气

    振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旧五代史·李振传》

    辞典解释

    颐指气使  yí zhǐ qì shǐ   ㄧˊ ㄓˇ ㄑㄧˋ ㄕˇ  

    形容以高傲的态度指使属下。
    唐.元稹〈追封李逊等母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锺,颐指气使,无不随顺。」
    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二八出》:「公卿颐指气使,果然鼠凭社贵,真个狐借虎威,好气势也呵!」
    目指气使,目使颐令

    英语 lit. to order people by pointing the chin (idiom)​; to signal orders by facial gesture, arrogant and bossy

    法语 se faire obéir au doigt et à l'oeil

网络解释

  1. 頤指氣使 (汉语词语)

    【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出处】《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示例】他~,心狠手辣。 ◎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近义词】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反义词】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奴颜婢膝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頤指氣使的单字解释

  • 1.手指头:食指。五指。屈指。首屈一指。2.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指雨。这双鞋大了一指。两指宽的纸条。3.(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指。时针正指十二点。4.(头发)直立:发指。5.指点:指导。指示。指出正确方向。有问题请您指出来。6.意思上指着:这不是指你说的,是指他的。7.指望;依靠:指靠。单指着一个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
  • 使

    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