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
fāng
拼音 [é fāng]
注音 ㄜˊ ㄈㄤ
繁体 額枋
是否常用

额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额枋é fāng

    基本解释

    额枋 éfāng

    [plague;horizontal tablet] 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辞典解释

网络解释

  1. 额枋

    额枋也叫檐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可以看到此种结构,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

额枋的单字解释

  • 1.人的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也指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通称额头。2.牌匾:匾额。横额。3.姓。4.规定的数目:名额。定额。总额。余额。空额。超额。额外。
  • [fāng]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可做车。2.方柱形木材:枋子(亦指棺材)。[bìng]古同“”,权柄。

【额枋】的常见问题

  1. 1. 门顶额枋上悬着蓝底金字的“钦使第”竖匾,十分引人注目。

  2. 2. 骑马雀替多在门头两柱之间、额枋之下,是古建筑特色构件之一,在清代演变为纯装饰构件,形式内容丰富。

  3. 3. 希腊罗马建筑中,这是一种额枋和檐口之间的水平带饰,通常饰以浮雕。

  4. 4. 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

  5. 5. 梁枋又分额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额枋,上面彩画和金龙图案,柱子之间的构件叫檐枋,绘有金龙和玺图案。

  6. 6. 额枋上施平板枋,各设平身科四攒,内外出假昂三跳,承托挑檐枋和井口枋,檐下桁枋挂落雕刻精美,以回纹分隔人物故事图案。

  7. 7. 柱头:建筑中,柱子、墩、壁柱等的顶部,在结构上支承其上的梁、额枋、檐部或拱等构件。

  8. 8. 楼顶、斗拱、雀替、抱鼓等雕刻均十分精美,柱间刻有上中下额枋三道,枋心刻有花鸟神兽浮雕和数组人物故事,图案有刀凿痕迹,有些模糊不清。

  9. 9. 而钟楼则好像一口钟,也分上下两层,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大额枋、檐、檩、斗拱、檐椽等均为石料雕琢而成,两侧山花均为琉璃砖拼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