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huò
  • xuán
  • ch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huò xuán chún

成语解释:谓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臣今幸沽朱绂,而保安子天佑食藿悬鹑,臣窃愧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食藿懸鶉

英文翻译:Epimedium Partridge

食藿悬鹑的意思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藿:豆类作物的叶子。

悬:1.吊、挂在空中:悬空。2.没着落;没结果:悬案。3.距离远:悬殊。4.〈方〉危险:这件事真悬。5.牵挂:悬念。

鹑:见〔鹌鹑〕

成语评论

食藿悬鹑”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背后其实藏着古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举个例子:古代有个读书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天只能吃野菜(食藿),冬天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破棉袄(悬鹑),但他依然每天坚持读书写字,邻居笑话他“穷成这样还折腾什么”,他却笑着说:“腹有诗书,破衣何惧?”

食藿悬鹑”到底在说什么?字面看是形容生活贫困,但更核心的是在表达一种“物质匮乏但精神不垮”的状态。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穷且益坚”——穷不代表要放弃追求,破衣服底下可能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很多人虽然不愁吃穿,却总觉得自己“穷”。比如月薪过万的白领抱怨买不起名牌包,这和真正的“食藿悬鹑”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我想到,成语里的智慧其实在提醒我们:真正的匮乏感往往来自比较,而非实际需求。

试着把这个成语用进现代场景:刚毕业的小王住在城中村,吃着泡面画设计图,室友劝他找份稳定工作,他却说:“食藿悬鹑的日子不会太久,等我这个APP上线……”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原意,又赋予了它新时代的奋斗色彩。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评判贫穷本身,而是关注人在困境中的选择。就像苔花虽小也能学牡丹盛开,粗茶淡饭、旧衣烂衫之间,照样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毕竟,决定人生质量的,从来不只是碗里吃什么、身上穿什么,而是心里装着什么。

"食藿悬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