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
piǎo
饿
拼音 [è piǎo]
注音 ㄜˋ ㄆㄧㄠˇ
繁体 餓莩
是否常用

饿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饿莩è piǎo

    基本解释

    也作“饿殍”。饿死的人:饿莩遍野|立望饿殍之满道。

    辞典解释

    饿莩  è piǎo  ㄜˋ ㄆㄧㄠˇ  

    饿死的人。《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也作「饿殍」。

网络解释

  1. 饿莩 (汉语词语)

饿莩的单字解释

  • 饿

    1.肚子空,想吃东西(跟“饱”相对):饥饿。饿虎扑食。肚子很饿。2.使挨饿:牲口多拉几趟不要紧,可别饿着它。
  • [piǎo]同“”。[fú]芦苇秆子里面的薄膜。

【饿莩】的常见问题

  1. 1. 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 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 3. 1915年广东的大水灾,使得饿莩遍地、民不聊生。

  4. 4. 这些年,朝庭横征暴敛,又连年灾荒,马邑早已是饿莩遍野。

  5. 5.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6. 6. 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

  7. 7.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

  8. 8. 旧中国那种倍受帝国主义、军阀官僚残害压迫、饿莩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知识分子挣扎在失学失业的饥饿线上的贫困处境,都已成为历史陈迹了。

  9. 9. 我看到的都是兵尸如岳,饿莩盈郊,茫茫平野,千里无烟。

  10. 10. 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