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zhān yuǎn zhǔ
成语解释: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成语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褒义,比喻目光远大
繁体字形:高瞻遠矚
英文翻译:look far ahead from a high plane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瞻:1.往前或往上看:观瞻。高瞻远瞩。2.姓。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瞩:注视:瞩目。瞩望。高瞻远瞩。
“高瞻远瞩”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但它的真正价值藏在具体场景里。比如一家科技公司在2010年就布局人工智能研发,尽管当时市场反响平平,但十年后却成为行业领头羊——这就是典型的“高瞻远瞩”。你可能会问:普通人需要这种能力吗?其实每个人都能用上。比如家长为孩子规划教育路径时,不盲目跟风热门专业,而是结合社会发展方向和孩子兴趣做选择,这就是生活中的“远见”。
有人疑惑:“高瞻远瞩是不是意味着必须预测未来?”其实不然。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的“青苗法”,本质是通过提前预判农民春耕资金需求来稳定经济。这告诉我们:远见不是算命,而是基于现有信息推演趋势。就像下棋高手不会只盯下一步,而是预判对手五步后的走法。
工作中如何实践这种思维?有个真实案例:某服装品牌在疫情初期果断将生产线转为口罩制造,看似偏离主业,实则既解决社会急需,又保住了员工岗位。这背后的逻辑,正是突破眼前困境寻找长期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远见需要勇气支撑——敢在众人质疑中坚持正确方向,才是真本事。
个人认为,现代人容易被短期利益诱惑,比如为了升职加薪透支健康,或是为赚快钱忽略能力积累。这时候不妨用“二十年后的自己”视角看问题:眼前的选择会让未来的我感激还是后悔?这种思维切换,往往能帮我们跳出局限。
最后分享个有趣现象:古人用“高瞻远瞩”形容战略家,现在这个词同样适用于选择养老城市的年轻人、规划资产配置的上班族。时代在变,但核心逻辑相通——用时间维度拓展决策空间,就像种树最好的时机除了十年前,还有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