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
拼音 [zhèn dú]
注音 ㄓㄣˋ ㄉㄨˊ
繁体 鴆毒
是否常用

鸩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鸩毒zhèn dú

    基本解释

    鸩毒 zhèndú

    (1) [poisoned wine]∶毒酒

    宴安鸩毒。——《左传·闵公元年》

    (2) [poison]∶毒害;谋害

    多所鸩毒

    辞典解释

    鸩毒  zhèn dú  ㄓㄣˋ ㄉㄨˊ  

    毒药。《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赞曰》:「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也作「酖毒」。

    毒害、迫害。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单超传》:「冀自诛太尉李固、杜乔等,骄横益甚,皇后乘埶忌恣,多所鸩毒,上下钳口,莫有言者。」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蚕食郡县,鸩毒华夷,闻有王师,自投南裔。」

网络解释

  1. 鸩毒

    鸩毒:毒酒,毒害,谋害多所鸩毒。中国古代的毒药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鸩”这种毒药,成语中的“饮鸩止渴”便是源自于此。 常用于赐死情况,鸩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较人道的方式。

鸩毒的单字解释

  • 1.古代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可以毒死人。2.(用鸩的羽毛泡成的)毒酒:饮鸩止渴。3.用毒酒害人。
  • [dú]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dài]古同“”,玳瑁。

【鸩毒】的常见问题

  1. 1. 如此下去无异于宴安鸩毒

  2. 2. 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人肠胃,己绝咽喉。

  3. 3.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4. 4. 赵天万般懊悔,身上负重竟然送命鸩毒!“噼啪”。

  5. 5. 但凡贪图安逸、耽于享乐者,常被贬为声色犬马、宴安鸩毒之徒,见不得人,不成气候。

  6. 6. 剥皮,腰斩,车裂,凌迟,缢首,烹煮,插针,活埋,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刷洗,弹琵琶,抽肠…

  7. 7. 大人,您多虑了,要知道你那红鸩毒的解药可是只有大人才有的啊,他敢有事瞒着您,他不要命了么?

  8. 8. 凡土木之劳,声色之好,宴安鸩毒之戒,皆宜痛撤勇改,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9. 9. 怪了,你为何没事?我可是亲眼瞧见你饮下了鸩毒!

  10. 10. 播迁之始,谋肆鸩毒,至止未几,显行怨杀,穷凶极虐,荼酷备加,颠沛皁隶之手,告尽逆旅之馆,都鄙哀愕,行路饮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