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máo yā tóu
成语解释: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为了一个黄毛丫头,就那么愤世嫉俗,真是小题大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女孩
繁体字形:黄毛丫頭
英文翻译:Yellow haired girl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丫:1.上端分叉的东西:枝丫。2.女孩子:小丫。3.姓。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说到“黄毛丫头”这个词,你可能会联想到扎着马尾辫、满脸稚气的小女孩。比如:“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才十八岁,老张私下嘀咕‘这黄毛丫头能扛得住项目压力吗’,结果人家愣是用创意方案拿下了客户。”这里用“黄毛丫头”既点明了年龄差距,又暗含了对年轻人能力的质疑与后续的反转。
有人会问:为什么用“黄毛”形容年轻姑娘?其实这和传统认知有关。旧时孩童发色偏黄,成年后才会变黑,所以“黄毛”成了未成熟的标志。比如菜市场里,卖菜大娘看着帮父母看摊的初中生会说:“别看这黄毛丫头年纪小,算账比计算器还快!”这里反而成了带着疼爱的反差式夸奖。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女孩身上吗?观察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语言在不断进化。现在偶尔也能听到“黄毛小子”的说法,但使用频率远低于前者。比如社区志愿者队伍里,王阿姨拍着新来的高中生肩膀:“咱们队里就属你这黄毛小子最有干劲!”这种用法虽然非标准,却反映出语言在实际场景中的灵活性。
值得思考的是,当我们使用这类传统词汇时,如何避免刻板印象?个人认为关键在语境。比如在家庭聚会中,奶奶笑着逗弄刚考上大学的小孙女:“咱们家黄毛丫头都要当工程师啦!”这种亲昵的调侃,远比职场中带着偏见的使用更让人感到温暖。语言就像镜子,照出的是说话者的态度。
随着时代发展,“黄毛丫头”逐渐褪去了贬义色彩。在奶茶店里,你会听到“别看我们是群黄毛丫头,做出的新品上月销量破万杯”这样的自豪宣言。年轻人开始主动接过这个标签,赋予它自信的新内涵。这或许提醒着我们:评价一个人,比起年龄外貌,更重要的是看他实际做了什么。
下次遇到类似词语时,不妨多想想背后的语境。就像花园里刚移栽的幼苗,给它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与其急着给年轻人贴标签,不如像那位发现实习生潜力的项目经理说的:“刚开始我也觉得是黄毛丫头,现在倒要向她请教新媒体运营了。”世界永远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