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ǐng chēng yù shí
成语解释: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成语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生活奢侈
繁体字形:鼎鐺玉石
英文翻译:simile of the luxury and waste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铛:[chēng]烙饼用的平底锅:饼铛。[dāng]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钟敲得铛铛响。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哎,你听说过“鼎铛玉石”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觉得挺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形容人糟蹋好东西,把贵重的鼎当破锅用、拿玉石当石头铺路。比如:“古代有些皇帝啊,拿黄金造马桶,玉雕当台阶,真是鼎铛玉石,看得老百姓直摇头!”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钱多烧得慌”嘛!
等等,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核心意思?其实啊,它批判的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对价值的误判。就像现在有人花几万块买双鞋,结果下雨天照样踩水坑——这和“鼎铛玉石”有啥区别?说白了,都是没把东西用在刀刃上。
话说回来,为什么古人要造这种成语呢?我猜啊,古代物资匮乏,看到有人糟蹋好东西实在忍不了。好比现在要是有人把最新款手机当锤子钉钉子,你肯定也得喊“暴殄天物”吧?这道理古今相通,可见人性里的某些毛病啊,真是千年不变。
不过话分两头说,现代人倒是有个新问题。你看现在直播带货动不动就“家人们!这翡翠白菜价!”,结果买回来发现是玻璃碴子。这算不算反向版“鼎铛玉石”?要我说啊,不管是糟蹋好东西还是把破烂当宝贝,本质上都是对价值的误判。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成语真是妙啊。就像“鼎铛玉石”这四个字,画面感强得跟电影镜头似的。你说现在要拍个古装剧,皇帝拿青铜器煮泡面,那场面绝对能让观众秒懂什么叫“败家玩意儿”。不过说实话,这种夸张手法倒是挺适合用来警醒世人。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普通老百姓虽然用不着担心“鼎铛玉石”,但过日子也得讲究物尽其用。就像我妈常说的:“买得起贵的不算本事,用得值当才是能耐。”下次剁手前,不妨先想想这个成语,保准能少交不少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