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īng
  • níng
  • gào
  • ji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īng níng gào jiè

成语解释: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

繁体字形:丁寍告戒

英文翻译:Ding Ning admonishes

丁宁告戒的意思

丁:[dīng]1.天干的第四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四。2.人口:人丁。丁口。3.指成年男子或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壮丁。园丁。4.遭遇;碰到:丁忧。5.蔬菜、肉类等切成的小方块:肉丁。黄瓜丁。[zhēng]〔丁丁〕拟声词。伐木声。

宁:[níng]1.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4.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5.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6.姓。[nìng]1.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2.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zhù]1.贮藏;积聚。同“”。2.久立。同“”。3.大门与屏风之间。

告:1.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告诉。告知。广告。报告。通告。忠告。2.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告状。到法院去告他。3.为了某事而请求:告假。告贷。4.表明:告辞。自告奋勇。5.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告成。告罄。告一段落。事情已告结束。6.姓。

戒:1.防备;警惕:戒心。戒备。戒骄戒躁。2.同“”。3.戒除:戒烟。戒毒。他把酒戒了。4.指禁止做的事情:开戒。杀戒。5.佛教戒律:受戒。6.戒指:钻戒。7.姓。

成语评论

哎,各位看官,今儿咱来唠唠“丁宁告戒”这个成语。先说句实在的,这词儿乍一听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反复叮嘱、再三提醒”的意思。比如老张头送儿子去外地打工,临行前拍着娃肩膀说:“到了城里可别学人抽烟喝酒啊,手脚勤快点儿!”这场景可不就是丁宁告戒的典型例子?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为啥非得“丁宁告戒”不可呢?直接说清楚不完了嘛!嘿,您别说,这成语背后藏着个生活智慧——重要的事儿说三遍,怕的就是对方左耳进右耳出。就像咱家楼下王婶,每回见着遛狗的邻居都得念叨:“狗绳可得牵紧喽,上回二单元李大妈差点被绊着!”您瞧,这种婆婆妈妈的提醒,可不就是怕出事嘛。

再举个现代点的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刘第一次做项目汇报,主管老李把PPT改了五遍还不够,开会前还拽着小刘说:“重点数据要用红色标,语速放慢点,眼神别老瞟天花板...”您说这是不是职场版的丁宁告戒?说到底啊,越是关键场合,越需要这种碎碎念式的提醒。

不过话又说回来,丁宁告戒也得讲究个火候不是?就像我姑妈家表弟高考前,全家轮流给他做思想工作,结果考前三天这小子直接躲同学家复习去了。您看,再好的经念多了也容易把人念烦了。所以说啊,该叮嘱的时候别含糊,但也要给人留点喘气的空档,这才是说话的学问。

最后咱得掰扯清楚,丁宁告戒和唠唠叨叨可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带着责任心的提醒,后者纯粹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好比说交警同志查酒驾时那句“喝酒别开车啊”,听着是重复,里头装的可是实打实的关心。下次您再遇到有人对您反复交代事儿,不妨多份理解——人家那是把您放心上才费这个唾沫星子呢!

"丁宁告戒"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