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dǎo bā wāi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七倒八歪
英文翻译:Seven to eight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歪:1.不正;斜;偏(跟“正”相对):歪嘴。歪戴着帽子。这堵墙歪了。2.不正当的;不正派的:歪理。歪风。
街边小吃摊收摊时,竹筐、塑料凳、调料罐七倒八歪堆在三轮车上,老板哼着小曲把货物用麻绳捆扎固定。这时有人问:"这成语只能形容物品吗?"其实它也能描述抽象状态——比如熬夜赶工后,小王桌上的文件资料七倒八斜铺满桌面,连咖啡杯都歪在键盘旁。
有人疑惑:"七倒八歪和东倒西歪有区别吗?"这两个成语像孪生兄弟,前者侧重物体倾倒的角度各异,后者更强调方向错乱。比如暴雨过后,田里玉米杆七倒八歪的姿态各不相同,而飓风过境的树林则呈现整体向东倾斜的东倒西歪状。
我曾在旅行时见过最生动的诠释。民宿老板把客人退房时间记混,导致新客入住时房间里毛巾七倒八歪挂在椅背,床单皱得像抽象画。老板挠着头笑道:"今天这出戏就叫《混乱交响曲》第三章。"这种化尴尬为幽默的态度,反而让原本的混乱场景变得可爱起来。
当朋友抱怨"生活总是七倒八歪"时,我会建议换个视角观察。书架上的书七倒八歪可能藏着最近常翻的读物,办公桌文件乱堆或许暗示着正在推进的重要项目。就像台风过境后的树木,看似凌乱的倒伏方向实则记录着风的轨迹。
有学生问:"用这个成语写作文会不会太口语化?"其实恰到好处的生活化表达能让文字更鲜活。试着写:"月考前的复习资料在书桌上七倒八歪,像极了此刻我脑子里横冲直撞的知识点。"这种具象化描写,比直接说"混乱"更有画面感。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当人们用手机拍"凌乱美"风格的照片时,故意把物件摆成七倒八歪的样子反而能营造艺术感。这让我想到成语的现代演绎——某些场合的非常规状态,换个语境就成了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
生活本就不是精密仪器,偶发的七倒八歪时刻就像钢琴曲里的切分音,打破常规节奏反而让旋律更生动。当看到快递站包裹堆成小山却乱中有序时,忽然觉得这个成语里藏着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智慧:在不完美中寻找平衡,在混乱里开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