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xiāng wǔ gōng
成语解释: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成语出处: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七相五公
英文翻译:Seven phases and five gongs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提到"七相五公"这个成语,很多人会疑惑:这七个宰相和五个王公到底有何关联?其实它源自《后汉书》,原意是说显赫的官宦世家。举个现代例子,某科技公司有七位核心高管分管不同部门,五位资深顾问把控战略方向,这种管理层架构就暗合"七相五公"的智慧。
有人要问:这种人才配置是否太过冗余?去年某知名电商平台重组时,恰好将七位产品总监与五位运营元老组成决策委员会。结果发现,产品端的创新思维与运营端的实战经验形成完美互补,双十一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7%。这证明合理的人才梯队比单打独斗更有效。
在社区治理中也能看到类似案例。某街道办成立"七位青年干部+五位退休老党员"的调解小组。年轻干部熟悉现代法律,老党员深谙人情世故,二者配合化解了多起陈年纠纷。这让我想到,不同世代的智慧融合,或许就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七相五公"。
有趣的是,最近读到某硅谷创业公司推行"7x5轮岗制":每位员工在七个岗位历练后,可申请五个战略委员会席位。这种机制既保证专业深度,又培养全局视野。虽然与成语本意不同,但印证了多元协作的重要性。或许古老智慧以新形式存在,关键在于理解其本质。
观察身边优秀团队,常会发现类似的黄金组合:既有冲锋陷阵的执行者,也有把控方向的思考者。就像交响乐团需要不同声部的配合,现代社会中的"七相五公"早已超越官职范畴,演变为系统化协作的代名词。这种认知转变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