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j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 shǒu bā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慌张乱闯。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七首八脚

英文翻译:Seven heads and eight feet

七首八脚的意思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成语评论

“七手八脚”这个成语,乍一听让人联想到一群人手忙脚乱的画面。比如:“搬家那天,亲戚朋友七手八脚地帮忙,结果箱子全堆在门口,反而堵住了路。”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很常见——人多力量大,但缺乏协调时,反而可能添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七手八脚”常用来形容混乱?其实关键在于“无序”。比如团队开会时,如果每个人都急着发言却没人主持流程,七嘴八舌的讨论反而会让问题更难解决。这时候需要的不是更多人参与,而是一个清晰的行动框架。

不过,这个成语也不全是负面意义。比如社区组织大扫除时,大家七手八脚地扫地、擦窗、整理杂物,虽然场面看起来杂乱,但效率却很高。这时候的“无序”反而成了自发协作的动力。这让我想到:混乱和效率之间,或许只差一个共同目标。

有人可能会问:“到底什么时候该用‘七手八脚’?”我的观察是,当描述群体行动时,如果强调“数量多但缺乏配合”就用它;如果想突出“齐心协力”,更适合用“众志成城”这类词。比如志愿者救灾时,若物资分配混乱可以说“七手八脚”,若分工明确高效则应换个说法。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特别需要重新理解这个成语。在强调快速迭代的工作环境中,有时候“七手八脚”式的试错反而能碰撞出新思路。就像程序员们熬夜改bug时,虽然看起来东修西补,但最终可能意外找到更优解决方案。关键在于如何将无序转化为创新的养分。

下次看到热闹的集体行动时,不妨先观察其中的内在逻辑。就像看蚂蚁搬家:表面上的七手八脚,背后可能藏着精密的协作系统。人类社会的很多进步,或许就始于那些看似混乱却充满生命力的尝试。

"七首八脚"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