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sān
  • liǎng
  • li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 sān liǎng liǎng

成语解释: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成语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数目不多

繁体字形:三三兩兩

英文翻译:by twos and threes

三三两两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成语评论

三三两两”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广场上,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长椅边,有人下棋,有人唠家常,阳光斜斜洒下来,影子都显得懒洋洋的。这里“三三两两”既点出了人数不多,又带出松散随意的氛围,比直接说“几个老人”多了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成群结队”?比如放学时的校门口,学生三五成群涌出,这时候用“成群结队”更合适;而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上,零星坐着几个等朋友的同学,低头刷手机的身影间隔两米远,这才是“三三两两”该出场的时候。关键要看人群是密集扎堆还是自然分散。

工作中其实也能用这个成语。比如开会前十分钟,同事三三两两端着咖啡晃进会议室,有人靠在窗边翻材料,有人站在白板前写待办事项。这时候用这个词,既描绘了人员到场的节奏感,又暗示了会议尚未正式开始的松弛状态。比起“陆续到场”,是不是更有场景感?

换个角度想,“三三两两”其实藏着现代人的社交密码。周末的网红咖啡馆里,常见两人座的桌子拼成四人位,三五个年轻人围着笔记本小声讨论创业项目;公园草坪上,野餐垫间隔三五米铺开,不同小团体各自享受时光。这种既保持距离又互不干扰的状态,正是成语描绘的现代演绎。

我特别喜欢观察自然界的“三三两两”。春天河岸边,垂柳刚抽新芽,枝头嫩叶三三两两探出脑袋,像在试探气温;秋日稻田里,收割机过后散落的稻穗三三两两立着,麻雀蹦跳着挨个检查。这些画面用数字描述太生硬,用成语反而激活了想象力。

有人担心用成语会显老套?其实只要场景贴切就有生命力。上周在科技园区看到个有趣现象:午休时段,穿格子衫的程序员三三两两蹲在花坛边晒太阳,人手捧着外卖盒饭——传统成语配上现代职场画面,反差萌反而让描述更鲜活。语言本就是流动的,关键看怎么用。

下次写文章时,不妨试试用“三三两两”替代“少量”“零星”这类词。比如描述夜市:“灯笼下三三两两的食客围着铁板鱿鱼摊,油脂滋啦声混着说笑声飘向夜空”,是不是比平铺直叙多了烟火气?好的成语就像调味料,放对地方就能让文字活色生香。

三三两两的造句

  1. 造句 夏天,天气很热,只见人们三三两两坐在柳树下乘凉,有人下棋,有人哼小曲,也有人聊着家长里短。总之,柳树下面,其乐融融,大家悠哉悠哉,不知所归。而这柳树,在微风的轻拂下,静静的,绿绿的,给人带来无限凉意。
  2. 造句 夕阳西下,学校沐浴在余晖的彩霞中,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在校园内漫步,晚风徐徐送来一阵阵花草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更觉夕阳无限好。
  3. 造句 太阳花一般开在枝头,有的三三两两地紧挨着。它们怒放时,像一张张俊俏的脸。含苞欲放时,像怕羞的小姑娘。花苞尖好像小姑娘的红嘴唇。
  4. 造句 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余辉的彩霞中,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街道上漫步,晚风徐徐地拂送来一阵阵花木夹杂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更觉夕阳无限好。
  5. 造句 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拢在一起做游戏。
  6. 造句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7. 造句 公园里,游人三三两两地在林荫道上、人工湖畔悠闲地散步。我们一边走,一边谈笑着。晚风习习,树影婆娑,醉人的花香沁人心脾。平静的湖面就像一面大镜子,微风拂过,激起一圈圈涟漪,像细小的鱼鳞撒满水中。
  8. 造句 傍晚时,渔船三三两两地回到了码头。
  9. 造句 放学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校门。
  10. 造句 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举伞走的飞快,他们飘过的眼神不懂我的忧伤。我的忧伤是一个人的忧伤,我只想一个人在雨中行走,我不想让他们知道了我的忧伤。雨滴顺着我的头发滑下,滑过我的眼角,像眼泪一样。

"三三两两"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