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méi liù zhèng
成语解释: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成语出处: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表示婚约郑重其事
繁体字形:三媒六証
英文翻译:marriage according to all the traditional rules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媒:1.媒介:虫媒。传媒。2.说合婚姻的人:做媒。媒妁之言。
六:[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证:1.证明:证人。证实。2.凭证;证据:工作证。人证。3.中医对病人若干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如表证(发热、恶寒等)、虚寒证(怕冷、出虚汗、手脚冰凉等)。
“三媒六证”这个成语,现在年轻人可能听得少了,但它在传统婚俗里可是个重量级词汇。举个例子,老张给儿子张罗婚事时特意说:“咱家办事讲究规矩,三媒六证都得齐全,这样新人才能堂堂正正过门。”这里的“三媒”原指男方媒、女方媒和中间媒,“六证”则涵盖了生辰八字、聘书礼单等物件,合起来就是强调明媒正娶的郑重其事。
有人可能要问:这都2023年了,还讲究这些老规矩有必要吗?其实成语背后传递的是“程序正义”的智慧。就像现在新人领结婚证前要体检、登记一样,古人是通过三媒六证来建立婚姻的社会公信力。这种仪式感既是对当事人的约束,也是给双方家族的保障。
我曾在山西见过一场传统婚礼,主婚人拿着斗、尺、秤这些“六证”物件时特别解释:“斗量米面是看持家能力,尺量布匹是测裁衣本事,秤称金银是验理财智慧。”虽然现代人早用不上这些具体工具,但其中蕴含的“婚姻需要共同经营”的道理,倒是古今相通。
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某创业团队拿着商业计划书找投资,投资人笑着说:“你们这三媒六证准备得够全啊!”这里巧妙化用了成语,既夸赞了创业者准备充分,又暗含“流程规范值得信任”的双关意味。可见传统文化元素完全能以新面貌活在当下。
说到底,成语就像个时光胶囊,装着先人的生活智慧。三媒六证强调的“公开透明”“多方见证”,放在今天可以是签合同找公证处,也可以是发朋友圈官宣恋情。形式在变,但人们对重要承诺需要仪式感和公信力的追求,从来都没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