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zāi bā nàn
成语解释: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三災八難
英文翻译:suffer from one ailment after another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灾:1.自然界造成的或人为的祸害:水灾。兵灾。2.个人遭遇的祸患:没病没灾。3.“菑”,另音zī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三灾八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的核心其实是提醒人们:人生难免遇到各种波折。比如有人可能会说:“这几年真是三灾八难不断,先是公司裁员,接着家里老人住院,连房子都赶上暴雨漏水。”这样的句子是不是瞬间让你感受到“困难接踵而至”的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三灾八难具体指什么?”其实这个成语原本是佛教术语,“三灾”指自然灾害(比如火灾、水灾、风灾),“八难”则包括疾病、贫穷等生活困境。不过现在人们用它,更多是泛指各种不顺,比如考试失利、职场瓶颈,甚至手机摔坏都能算“一难”。
举个现代职场例子:“小王刚入职就碰上部门重组、项目被砍、电脑中病毒,同事们都说他这是‘新人专属三灾八难’。”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让老词汇焕发了新趣味。你发现了吗?用这个成语时,常常带点夸张的幽默感,反而能化解负面情绪。
再比如朋友安慰人时可能会说:“谁没经历过三灾八难?我上次旅行行李丢了,航班取消,还赶上肠胃炎,最后不也挺过来了?”这种用法特别适合用来表达“困难总会过去”的乐观态度。这里悄悄埋了个重点:成语本身是中性的,说话者的语气才是决定它传递积极还是消极的关键。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包容性”。它既承认了生活的艰难,又暗示困难的数量是有限的——毕竟“三”和“八”都是具体数字。就像有人开玩笑说:“按照三灾八难的标准,我这周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明天开始该转运了吧?”这种自我调侃,反而成了现代人化解压力的独特方式。
最后不妨思考:为什么这个古老成语能沿用至今?或许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共同的生存体验。当你说“最近真是三灾八难”时,其实是在完成两件事——既承认了现实的困难,又通过语言的形式感给混乱的生活划定了边界。这种智慧,大概就是汉语成语最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