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shēng
  • d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 shēng wǔ dǐng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成语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食物美好

繁体字形:三牲五鼎

英文翻译:rich and delicious food

三牲五鼎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牲:1.家畜:牲口。牲畜。2.古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成语评论

提到“三牲五鼎”,许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离现代生活很遥远。比如在电视剧里看到古代大户人家祭祀时摆满牛羊猪和青铜鼎,主持人会感叹:“这场面真是三牲五鼎!”这时候观众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古代场景里吗?其实不然。

有位朋友最近参加商务宴请,主人家准备了龙虾、鲍鱼、和牛等珍馐,席间有人笑着说:“您这顿饭简直是现代版三牲五鼎啊!”这句话既点出了宴席的丰盛,又暗含对主人待客诚意的肯定。这里的关键在于,成语的核心是“通过隆重形式表达重视”,而载体可以随时代变化。

那为什么人们要用这个略显生僻的成语呢?试想新人婚礼上,父母坚持要摆三十桌宴席,尽管子女觉得太铺张。长辈握着他们的手说:“人生大事就该有三牲五鼎的仪式感。”此时成语承载的不仅是物质排场,更是长辈希望传递的郑重其事的情感重量。这种表达比直白的“重视”更有文化厚度。

个人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理解这类成语背后的温度。就像去年参加社区端午活动,组织者用五色米拼成鼎形图案,虽没有真正的青铜器,但那份“三牲五鼎”的心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毕竟,真诚的心意比形式更重要,这才是成语流传千年的真谛。

当看到企业用无人机表演代替烟花秀庆贺周年时,忽然意识到:新时代的“三牲五鼎”未必需要实物堆砌。就像古人用鼎器承载信仰,现代人也可以用创新方式传递重视。只要那份郑重其事的初心不改,表达形式完全可以与时俱进。

"三牲五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