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jiē
  • liǎng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 jiē liǎng shì

成语解释:泛称各街市。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终日只是三街两市,和着酒肉朋友串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三街兩市

英文翻译:Three streets and two markets

三街两市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街:街道,两旁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大街小巷。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市:1.做买卖的地方:开市。上市。2.城市:市区。市容。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市尺。5.买:市贱鬻贵。

成语评论

说到“三街两市”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常用来形容街巷纵横交错、商铺林立的繁华场景,比如古装剧里主角穿梭的闹市,或是现代商业区人潮涌动的画面。

举个具体例子吧:周末去老城区的步行街转一圈,茶馆门口支着竹椅,糖画摊子前围满小孩,服装店喇叭声此起彼伏——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三街两市”吗?这时候有人会问:“这种场景为什么非要用成语形容?”答案很简单:四个字能瞬间勾起画面感,比直白的描述更让人有想象空间。

再比如写小说时,可以这样用:“阿宁拐过挂满灯笼的巷口,三街两市的喧闹声扑面而来,油锅里滋啦作响的葱包桧儿香气,混着布庄伙计的吆喝钻进鼻腔。”这里既点明了环境的热闹,又用细节让“三街两市”的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有了新延伸。我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手机里的外卖软件就像“电子版三街两市”,动动手指就能逛遍全城美食。虽然少了实地逛的烟火气,但便利性反而让“逛街”突破了时空限制。

有人担心这类成语会被时代淘汰,我倒觉得不必悲观。语言本就是流动的,就像二十年前没人用“打卡”形容探店,现在不也成了日常用语?只要人们还享受逛街的乐趣,“三街两市”这样的表达自会找到新的载体。

下次经过热闹的菜市场,不妨停下脚步观察五分钟:戴草帽的老伯码着水灵灵的青菜,穿围裙的老板娘麻利地包着馄饨,电动车驮着快递箱从人群里挤过…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就是“三街两市”最生动的注解。

"三街两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