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ng yī yī guó
成语解释: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上醫醫國
英文翻译:sage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医:1.医生:军医。牙医。延医诊治。2.医学:中医。西医。医科。他是学医的。3.医治:医术。他把我的病医好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根本办法。4.姓。
医:1.医生:军医。牙医。延医诊治。2.医学:中医。西医。医科。他是学医的。3.医治:医术。他把我的病医好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根本办法。4.姓。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上医医国"这个成语源自《黄帝内经》,字面意思是"最高明的医生能医治国家"。但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其实它传递了一个重要观点:真正的智慧不只关注个体问题,更要看到系统性的根源。就像扁鹊见蔡桓公时说的"君有疾在腠理",表面上在说身体病症,实则暗指国家治理的隐患。
举个具体例子:某地突发传染病,普通医生忙着开药打针,这是治标;而"上医"会研究当地水质污染、卫生系统漏洞,推动政策改革。这和《论语》中"政者正也"的理念不谋而合——社会治理本质上是持续修正系统漏洞的过程。就像中医讲究"治未病",治国也要在问题萌芽期就介入。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对普通人有什么启发?我认为它打破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局限思维。当我们关注社区垃圾分类、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其实都在实践"医国"的微观形态。就像程序员修复代码漏洞,教师塑造未来公民,每个岗位都能成为社会治理的"预防针"。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代企业管理常借鉴中医整体观。比如某互联网公司发现员工效率下降,聪明的管理者不会单纯延长工时,而是检查绩效考核机制是否失衡,团队协作流程是否存在梗阻。这种系统性思维,正是"上医医国"在当代的生动演绎。
或许有人质疑:普通人哪有能力影响国家大事?但回看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外卖小哥自发组建物资运输网,这就是民间智慧的"医国"实践。社会治理从来不是单方面施救,而是全民参与的动态平衡。当我们学会用系统思维看待身边问题,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领域的"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