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g
  • xià
  • l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àng tì xià líng

成语解释:同“下陵上替”。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礼仪志》:“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上替下陵

英文翻译:Mausoleum of the superior and the inferior

上替下陵的意思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替:1.代:替换。2.介词。为;给:替祖国争光。3.衰落;废:兴替。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陵:1.丘陵:陵谷变迁(比喻世事发生极大的变迁)。2.陵墓:中山陵。十三陵。谒陵。3.欺侮;侵犯:陵压。4.姓。

成语评论

上替下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耳熟?其实它的正确说法是“下陵上替”,出自《左传》,用来形容社会秩序混乱,本该服从上级的人反而欺压上级,本该被管理的下级反过来操控局面。不过既然用户提到的是“上替下陵”,我们不妨结合现代场景来理解它的含义。

举个实际例子:某公司部门经理为了讨好下属,主动帮员工做PPT、买咖啡,甚至默许迟到早退。而基层员工看到领导软弱,开始对任务挑三拣四,开会时公开反驳经理的决策。这种“上级主动退让,下级趁机越权”的现象,不正是“上替下陵”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情况真的算严重问题吗?”关键在于界限感。当管理者放弃应有的权威,执行者滥用获得的权力,团队就会陷入“谁说了都不算”的怪圈。比如学校班长不敢管纪律,学生带头起哄;社区志愿者代替物业拍板小区事务,反而引发更多纠纷——这些都在消解系统本应有的运行规则。

个人认为,这种现象背后藏着现代社会的管理困境。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平权让更多人渴望参与决策,但若没有清晰的权责划分,就容易演变成“该负责的不敢管,不该管的乱插手”。就像邻居家装修非要给物业定收费标准,或是实习生在项目会上否定资深工程师的方案,这种越位操作往往适得其反。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或许可以从明确角色定位开始。就像足球比赛中,前锋不会代替守门员扑球,后卫也不会冲到对方禁区射门。工作中同样需要各司其职的默契。管理者需要保持必要的决断力,执行者则要在专业领域深耕,这样上下级关系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非互相取代的乱局。

观察身边的组织运作会发现,那些运转顺畅的团队往往保持着“动态平衡”。领导者在关键决策时果断,日常工作中又能倾听建议;员工既尊重管理权限,又能通过正规渠道表达想法。这种既非绝对服从,也不是混乱对抗的状态,或许才是破解“上替下陵”困局的真正答案。

"上替下陵"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