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g
  • qiú
  • xià
  • g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àng qiú xià gào

成语解释:告:请求。指到处请求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辑略》第七卷:“不自反躬穷究,只管上求下告,问他讨禅,被他恣意相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上裘下告

英文翻译:Appeal for help

上求下告的意思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告:1.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告诉。告知。广告。报告。通告。忠告。2.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告状。到法院去告他。3.为了某事而请求:告假。告贷。4.表明:告辞。自告奋勇。5.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告成。告罄。告一段落。事情已告结束。6.姓。

成语评论

上求下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看个例子。老张的店铺资金周转不灵,他既找银行经理商量贷款,又挨个联系老客户预付定金,这种上求下告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两周。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啥意思?简单说就是为解决问题同时向上求助、向下沟通的行为模式。比如公司新项目推进时,既要向总部申请资源,又要给团队布置任务,这种双向协调的过程就是典型的“上求下告”。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王想给孩子转学,既跑教育局咨询政策,又找邻居打听学校口碑。这种上下兼顾的做法,不正是成语的生动写照吗?有趣的是,这种行为往往自带时间紧迫感——就像同时接听两个来电的手机,既要仰头对话,又要低头应答。

为什么这个成语值得关注?我发现现代社会的协作网络中,单向沟通越来越低效。上周帮朋友策划婚礼时,既要和酒店经理砍价,又要跟摄影团队确认流程,这种立体化的沟通方式反而事半功倍。这或许说明,“上求下告”不仅是应急手段,更可以转化为主动的沟通策略。

有人担心这样会显得手忙脚乱,其实关键在于信息对称。记得去年帮社区组织防疫物资时,我们既向街道办反映需求,又向居民收集建议,最终促成了精准的物资分配。这说明只要目标明确,上下联动反而能创造价值。

观察身边的案例会发现,善于“上求下告”的人往往具备资源整合意识。就像疏通堵塞的水管,既要检查楼顶水箱,又要排查楼下排水口。这种立体思维在职场晋升、创业筹备等场景中尤为重要,毕竟现实问题很少能用单向思维解决。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提醒我们重视沟通的垂直维度。上周参与产品优化讨论时,工程师主动向CTO请教技术方案,同时收集用户反馈,这种双向努力让迭代效率提升40%。或许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藏在上下联动的智慧里。

"上求下告"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