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yì lè hū
成语解释: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补语;形容动作、状态到了极端地步
繁体字形:不亦樂乎
英文翻译:awfully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亦:1.也(表示同样);也是:反之亦然。人云亦云。2.姓。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乎:1.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乎?否乎?3.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乎?4.表示祈使,跟“吧”相同:长铗归来乎!5.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乎。无须乎。出乎意料。合乎规律。超乎寻常。6.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迥乎不同。确乎重要。7.跟“啊”相同:天乎!
哎,各位看官,今儿咱们来聊聊成语“不亦乐乎”,这词儿听着是不是有点儿既熟悉又陌生?先别急着挠头哈,咱先举个栗子:比如说,你和老铁周末组局打游戏,从下午三点肝到凌晨两点,中间连外卖都点了三轮,这时候你蹦出一句“玩得不亦乐乎啊”,那味儿是不是瞬间就对了?
等等,这成语咋就既能说开心又能说忙成狗呢?害,这事儿得从《论语》原话扒起。孔子当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本意是反问句——“朋友大老远来,难道不快乐吗?”结果后人直接把它当肯定句用了,还发展出“忙到飞起”的引申义。你看,语言这玩意儿就跟面团似的,揉着揉着就变形了,对吧?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同事老王最近天天加班赶项目,你问他:“最近忙啥呢?”他抹了把脸说:“嗐,给甲方改方案改得不亦乐乎。”这话听着是不是既心酸又带点儿苦中作乐?要我说啊,这用法就跟吃火锅似的,辣的直冒汗还停不下筷子,痛并快乐着嘛。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用这词儿是不是有点跑偏?还真不见得。你看小红书上有人晒装修日记:“和装修队斗智斗勇三个月,折腾得不亦乐乎。”这哪是纯吐槽啊,分明透着股子成就感。要我说,能把闹心事说得这么俏皮,也算咱中文的独特魅力了。
最后唠叨两句,这成语用起来其实特灵活。你夸人时可以说“他们家孩子学钢琴学得不亦乐乎”,损人时也能来句“隔壁两口子吵架吵得不亦乐乎”。关键看语境嘛,就跟炒菜放盐似的,手抖了齁嗓子,放少了没滋味,把握那个度最重要。下回聊天时整两句试试,保准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