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yī běn fèn
成语解释:依:安装;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不守规矩
繁体字形:不依本分
英文翻译:Not according to duty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依:1.依靠:唇齿相依。2.依从;答应:你只要答应一个条件,我就依你。3.介词。按照:依次前进。4.古又同“扆(yǐ)”。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大伙儿可能都听过“不依本分”这个成语,但具体咋用才到位呢?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那些不按套路出牌、总想搞点新花样的人或事。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隔壁老王放着好好的会计工作不干,非得辞职去云南开民宿,街坊邻居都说他“不依本分”。你品,你细品,这可不就是跳出舒适圈的典型嘛!
这时候可能有老铁要问了:“不依本分到底是好是坏啊?”哎您可问到点子上了!咱得看具体情况不是?就拿最近火爆的直播带货来说,有些主播愣是把卖货整成了脱口秀,这算不算不依本分?要我说啊,这种创新只要不踩法律红线,反而能给行业带来新鲜空气,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不依本分”确实容易翻车。比如去年那个网红餐厅,非要在火锅里加跳跳糖,结果顾客投诉说吃出心肌梗塞的感觉。您瞅瞅,这种为了博眼球硬创新的操作,就像穿着拖鞋跑马拉松——早晚得崴脚。所以说啊,突破常规也得讲究个度。
个人觉得这事儿关键得看动机。要是像马斯克造火箭那样,明明可以躺着数钱却非要挑战航天领域,这种“不依本分”就特别提气。但要是像某些商家为了赚快钱搞虚假宣传,那可真就应了老话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再唠个实在的,咱普通人生活中该不该“不依本分”?举个栗子:小明在国企朝九晚五,突然想转行做自由插画师。要我说这事儿吧,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和抗风险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但要是真有那两把刷子,偶尔跳出条条框框说不定能打开新天地呢。
说到底啊,“不依本分”就像把双刃剑。用得好了能劈开新道路,用不好容易伤着自己。关键是要在遵守底线的前提下,保持点儿敢想敢干的劲头。毕竟老祖宗也说过“穷则变,变则通”,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