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wù zhèng yè
成语解释: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游手好闲、贪图安逸的人
繁体字形:不務正業
英文翻译:be derelict in duty and run irrelevant business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务:1.事情:事务。任务。公务。2.从事;致力:务农。好高务远。3.旧时收税的关卡(今只用于地名):曹家务(在河北)。商酒务(在河南)。4.务必:务须。除恶务尽。务请按时参加。5.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业:1.行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饮食业。各行各业。2.职业:就业。转业。业余。无业。3.学业:肄业。修业。毕业。结业。4.事业:功业。创业。业绩。5.产业;财产:家业。业主。6.从事(某种行业):业农。业商。7.姓。8.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三业,包括善恶两面,一般专指恶业。9.已经:业已。业经。
哎呦喂,今天咱聊的这个"不务正业"可太有意思了!先给大伙儿甩个例句开开胃:"小明整天抱着吉他写歌,他爸总骂他不务正业。"你瞅瞅,这词儿自带三分嫌弃七分无奈,活脱脱家长训孩子的经典场景嘛。
不过且慢!咱得问问自己:到底啥算"正业"?隔壁老王天天准点上班,背地里却在搞区块链投资,这算不算不务正业?说白了,时代在变,"正业"的边界早就模糊得像隔夜奶茶里的珍珠——你懂的,分不清哪颗是红豆哪颗是黑糖了。
举个真人真事,我表妹白天是银行柜员,晚上直播教人做手账。她妈老唠叨:"正经工作不好好干,净整这些歪门邪道。"可人家现在副业收入比工资还高,你说这算不算新式"务正业"?这事儿整得我都懵圈,传统观念和现实情况隔了得有十个东非大裂谷!
咱再掰扯掰扯核心问题:不务正业一定是坏事吗?要我说啊,得分情况!好比有人主业干得稀烂,还整天瞎折腾别的,那叫逃避现实;可要是像马斯克这种"不务正业"的鼻祖,从网上支付搞到火箭发射,这分明是跨界创新嘛。所以说,关键得看你是真在摸鱼,还是在偷偷憋大招。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祖宗留下这成语肯定有道理。就像我大学室友,专业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天天蹲宿舍研究炒鞋,结果毕业时挂科补考,鞋子还被平台卷款跑路了。这种"不务正业"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你说冤不冤?
依我看呐,现在年轻人玩"斜杠"其实挺聪明的。只要别像无头苍蝇乱撞,主业副业能形成合力,这种"战略性不务正业"说不定就是弯道超车的秘籍。不过咱得记住,甭管正业副业,最终都得靠真本事说话,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