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lìn zhū yù
成语解释: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客套话
繁体字形:不恡珠玉
英文翻译:Not sparing pearls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吝:小气;舍不得:吝啬。悭(qiān)吝。不吝赐教(向人征求意见时用的客气话)。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你别说,“不吝珠玉”这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其实生活中处处能用上。比方说,老王开面馆十几年,街坊邻居问他咋熬高汤,他直接掏出一张发黄的配方纸:“拿去!咱不搞那套祖传秘方的虚头巴脑。”这一出手啊,可不就是不吝珠玉的典型?说白了,好东西藏着掖着不如拿出来共享,大伙儿都受益。
哎,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成语非得用在实物上吗?”嘿,还真不是!比如公司里的小张,每次开会都主动分享自己的客户资源,连竞争对手问行业门道,他都乐呵呵地分析市场趋势。有人觉得他傻,可你猜怎么着?半年后他创业,原来帮过的人排着队给他牵线搭桥。你看,知识经验这些“软黄金”,舍得给才是真智慧。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嘀咕:“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吝珠玉还有必要吗?”巧了,上周我碰见个退休老教师,他把毕生教案免费发网上,结果收到几十封感谢信。有个山区老师留言:“您这些课堂设计,比我们县买的付费课程还管用!”要我说啊,越是信息泛滥,真诚的分享才越显珍贵,就像沙里淘金,好东西永远有人识货。
不过话说回来,不吝珠玉也得看场合。前阵子我表妹把公司内部数据当人情送客户,差点惹上官司。所以说啊,慷慨不能缺了分寸感——好比珍珠要送给懂欣赏的人,要是扔给河蚌,那可真是白瞎了宝贝。
依我看呐,这成语放在现代社会,更像是一种生活哲学。你发现没?那些在行业里走得远的人,往往都是“人肉知识交换机”。他们深谙一个理:智慧这东西,越分反而越多。就像点蜡烛,拿自己的火苗去点别人的灯芯,屋里只会越来越亮堂。下次遇到能帮把手的机会,不妨试试这招,保不准哪天就能收到意外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