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ōng liàng xī shé
成语解释: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东量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東量西摺
英文翻译:East meets West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量:[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折:[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哎呦,说到“东量西折”这成语啊,估计不少人得挠头:“这词儿啥意思?咋用啊?”(笑)别急别急,咱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说白了,这成语就是比喻做事方法不对头,力气费了一大把,结果却整得一团糟——就像拿着东边的尺子去量西边的木头,能准吗?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老张最近想减肥,每天吭哧吭哧跑十公里,结果顿顿炸鸡配奶茶,还纳闷体重咋不降反升。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典型的“东量西折”吗?运动方向是好的,可嘴上没把门儿,这不白折腾嘛!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嘞?”哎,关键得抓主要矛盾!比如小王搞直播带货,发现粉丝爱看产品测评,非要整尬舞段子留人,结果观众跑得比兔子还快。后来他调整策略,专注做深度评测,转化率蹭蹭涨。所以说啊,找准“尺子”可比闷头使劲重要多了。
依我看呐,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容易踩这个坑。就像有人想学编程,光买高级课程不敲代码,最后证书拿了一堆,遇到实际问题照样抓瞎。这道理放哪儿都通用:做事得对准目标,别搞形式主义那套。就像咱老家说的:“砍柴要瞅准纹路,省得斧头劈了腿!”
话说回来,这成语其实藏着个智慧彩蛋——它提醒咱们要动态调整方法。就像开车用导航,明明提醒前方修路,还非要按原路线开,那不等着吃罚单吗?所以啊,遇到“东量西折”的情况也别慌,及时调头换个法子,说不定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最后送大伙儿句话:方向对了头,一步一层楼;方法错了位,累死老黄牛。咱做事前不妨多问两句:“这法子真对症吗?”“有没有更顺溜的招儿?”保准能少走不少冤枉路,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