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ōng líng xī suì
成语解释: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成语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零碎
繁体字形:東零西碎
英文翻译:Bits and pieces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零:1.零碎;小数目的(跟“整”相对):零用。零售。化整为零。2.零头;零数:挂零儿。年纪已经八十有零。3.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单位较高的量之下附有单位较低的量:一年零三天。八元零二分。4.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作“○”:三零一号。二零零零年。5.表示没有数量:一减一等于零。这种药的效力等于零。6.某些量度的计算起点:零点。零下十摄氏度。7.姓。8.(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零落。凋零。9.(雨、泪等)落下:涕零。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碎:1.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碗摔碎了。2.使碎:碎石机。碎尸万段。3.零星;不完整:碎布。琐碎。4.絮烦;唠叨:嘴太碎。
哎呦,你听说过“东零西碎”这成语不?说白了就是形容东西零零散散、不成体系的样子。比如我上周大扫除,翻出一堆老照片,东零西碎地摊在地板上,愣是拼不出完整的童年回忆。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形容物品吗?”嘿,当然不是!我邻居老王创业那会儿,点子倒是多,可全是东零西碎的灵感,没个主心骨,最后项目黄得那叫一个快。
话说回来,“东零西碎和杂乱无章有啥区别?”问得好!要我说啊,前者更像打地鼠似的这儿冒一点那儿蹦一块,比如我表弟备考时的复习资料,东零西碎地贴在冰箱、床头甚至厕所镜子上;而后者纯粹是乱成一锅粥,就像我每次赶稿前书桌的壮观场面。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现在连时间都能东零西碎地被切割。地铁上刷短视频、等电梯看朋友圈,“现代人的注意力是不是被切得太碎了?”要我说这真是把双刃剑。去年我尝试用碎片时间学外语,结果单词记得东零西碎,倒是练就了5秒内切换APP的绝活。
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古人用这个成语可不光是吐槽。宋朝有个县令判案,把东零西碎的线索像拼图似的凑起来,愣是破了桩十年悬案。所以说啊,“零碎的东西就毫无价值吗?”我看未必,关键得看怎么整合。就像我做菜时剩下的边角料,东零西碎地攒着,月底还能凑锅什锦炒饭呢。
最后唠叨句实在的,这年头谁还没点东零西碎的烦恼?但换个角度想,生活不就是这些零光片羽组成的嘛。下次看见家里遥控器、充电线、钥匙串又散落各处,别急着上火,说不定这就是当代艺术的装置展览呢——当然,找不着的时候另说。